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同雙性戀者的壓力來源與身心健康


作者:徐志雲

同志是一個集合名詞,泛指多元性別光譜上的性少數 / 性別少數,常見的族群包括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等,也就是最常被合併稱呼的 LGBT 族群。其中同、雙性戀指的是性傾向,跨性別指的則是性別認同(對自身性別的定義與感受),因此跨性別者當中也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者。

但其實廣義的同志不止於此,陰陽人(intersex,或稱中性人)、無性戀(asexual)、泛性戀(pansexual)、性別認同 / 性傾向疑問者(questioned)……都包含在其中。這篇文章將介紹幾種同志常見的壓力來源,限於篇幅,僅以當代台灣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同 / 雙性戀者常見的壓力來源作為主軸介紹,在協助同志族群的憂鬱防治時,可以對這些處境更加敏感與理解。

1.出櫃壓力:
同志從小就開始面臨出櫃(說出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議題,在家裡無法對父母出櫃、在學校不敢對同儕出櫃、進入職場不敢對上級出櫃,因此生活中經常必須偽裝。面對許多突如其來的探問「到底有沒有喜歡的女生」、「怎麼都還沒交男朋友」、「你是不是同性戀」,有些同志不得不學會常態性的說謊或推託之詞,有些同志則可能不斷在質疑中否定自己。而這些困擾與挫折卻也因為難以出櫃而根本無人可以訴說,因此無法獲得抒解或協助。

很多人以為當今的台灣社會已經非常開放,同志出櫃應該不再是難事。但現實的狀況是,每個人仍因各自所處的社經地位、資源多寡、家庭環境、世代差異,而有截然不同的處境。因此大部分的同志仍然只能「局部出櫃」,例如只跟好友出櫃、只跟「圈內人」出櫃等等。而被迫走進異性戀婚姻的同志依舊大有人在。

2.親子關係:
即使對自己的父母出櫃了,許多同志依然面對著緊張的親子關係,父母對於同志的不瞭解、甚至可能演變為不諒解,造成部分同志難以再跟原生家庭往來,或者與父母相處時劍拔弩張。許多同志的父母親始終不放棄「改變孩子」的企圖,緣木求魚的結果,造成親子關係更加惡劣,也造成家庭不見得是同志的避風港,反而可能是造成傷害的地方。

3.性別氣質不符期待:
許多男女同志都遭遇過自己的行為表現「不夠 man」、「不夠女孩子家」,而從小遭到訕笑或「糾正」的經驗。傳統對於「男生該有男生的樣子、女生該有女生的樣子」依然流傳在社會文化當中,也因此許多男女同志被迫矯正自己的愛好、矯正舉手投足、矯正自己說話的語調,這些不斷被否定與貶抑的過程,對於自我認同及自信心都是嚴重的剝奪,也成為憂鬱的可能來源。

4.伴侶親密關係:
隨著社群軟體、網路及 app 的發達,同志交友的管道確實比過往的年代寬廣許多。但是伴侶關係中,雙方可能有不同的出櫃狀態,如果伴侶還沒對家人出櫃、甚至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深櫃」(時時刻刻都得偽裝成異性戀),那麼這段感情都無法在陽光下公開,伴侶關係處處受限,雙方遭遇感情問題時,也沒有親友能夠給予支持。這些困境也常常是同志的壓力來源,對於情緒造成嚴重的影響。

5.社會惡意與歧視:
社會惡意是一種更大範圍的感受,有時明顯、有時隱微、有時包裹著糖衣、有時鋪天蓋地。最具體的例子就是 2018 年的公投,反同組織提出了三個公投案,雖然以各種「愛家」的言詞包裝,但同志皆可以感受到背後深厚的惡意,就是要否定同志的公民權、將同志的存在從教育中消抹掉。加上公投宣傳過程中充滿各種謊言跟包裝,社會大眾難以辨識公投案背後的惡意,因此投下對反同的贊成票,造成台灣史上對於同志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的傷害,在助人領域中都可以看到許多個案難以彌補的創傷。

隨著這幾年婚姻平權議題引起社會注目,同 / 雙性戀族群在社會上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能夠公開出櫃的同志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族群對於身邊有同志的親友也習以為常。但是過去長期累積的社會壓力與歧視,仍讓許多同志的親子關係、伴侶關係、校園或職場生活、甚至在就醫的處境,都面臨著不確定性,因此身處較高的憂鬱風險之中,更需要心理衛生 / 助人工作者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