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憂鬱症

憂鬱相關文章

我們需要一個全民抗憂鬱運動--回應聯合報元氣周報「憂鬱症」就醫專題2019/8/5

作者:張家銘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蘇冠賓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感謝聯合報元氣周報「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製作憂鬱症就醫專輯,呈現近三年來台灣憂鬱症就醫與花費的現狀。這是第一次可以知道台灣一年有多少人因憂鬱症而就醫、花了多少錢,有其重要價值。本次報導也再次凸顯目前台灣憂鬱症就醫的許多重要問題,以下分四點再次強調與補充。

  1. 台灣的憂鬱症就醫仍不足,只有五分之一就醫

  本次分析發現以107年為例,台灣一年有近四十萬人在健保有憂鬱就醫紀錄,佔全部投保人數的1.7%。台灣之前社區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會求助,潛在未被治療的憂鬱症比例可能更高。

許多憂鬱症患者可能不知何謂憂鬱症,或是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或對憂鬱症有偏見所以抗拒治療。憂鬱症不積極治療可能會讓憂鬱更嚴重,甚至增加自殺危險性。

  1. 台灣憂鬱症短期治療、提早中斷仍太多

  本次分析發現,一年憂鬱看診三次以下的佔三成,顯示只接受短期療、提早中斷憂鬱症治療的現象仍然普遍。

  抗憂鬱劑的副作用常在最初1-3天發生,而情緒改善效果常要1-2週後才出現。許多患者常因起初的副作用不舒服、覺得沒有效果,或稍有進步就提早中斷。

  1. 憂鬱症的認識與投資不足

  107年憂鬱症健保花費66.2億,只佔當年健保總額不到1%。國外研究發現憂鬱症造成嚴重社會負擔,其中不到一半是治療憂鬱症的直接花費,5%是因憂鬱症而自殺的損失,更多的不直接花費則是因憂鬱症造成的生產力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投資一元於憂鬱症可以回收四元。我們應教導民眾如何提早情緒管理以預防憂鬱症,一旦罹患憂鬱症應該積極治療、完整治療。

  1. 我們需要一個全民的抗憂鬱運動

  對精神病的「污名及標籤化」常造成傷害與就醫障礙。在國外Mariah Carey曾公開自己罹患雙極性情感疾患,她提到「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發現後看待自己異樣眼光所產生的巨大壓力」。Lady Gaga得到金像獎時坦言自己早年創傷、長期憂鬱症的心理折磨,呼籲大眾重視心理健康。台灣也需要全國性抗憂鬱症運動!讓大家一起宣導憂鬱症的重要性,降低汙名障礙,鼓勵勇於治療,重拾快樂與幸福人生。

(我們需要一個全民抗憂鬱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