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當孩子情緒困擾/失控一定是壞事嗎?BEAR情緒陶冶小團體之介紹


作者:王麗斐教授、陳姿伃輔導教師

王麗斐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主任
陳姿伃輔導教師/台北市立內湖國中

起源

情緒調節研究一直是心理學很重要的研究議題,早期研究普遍認為人們於日常生活中,若能夠較常使用積極性情緒調節策略,則生活適應能力及心理健康也會相對比較好(Gross, 2015; John & Gross, 2003)。不過近期的研究則發現,不是所有情緒調節策略對於個人心理適應都具有同樣的好處,而且情緒表達與管理策略具有文化差異性的問題,需加以重視與考量(Benita, Benish-Weisman, Matos, Torres, 2019; Gross, 2015; Markus & Kitayama, 1991)。

本研究團隊自2007年起所進行的一系列兒童青少年情緒研究,發現我國兒童與青少年在面對情緒困擾或失控下,如果有機會在周遭大人的陪伴與練習下,發展出適宜的情緒調節方法,反而可視為對其情緒鍛鍊與智慧陶冶的機會,我們體認到「當孩子情緒困擾/失控時」,不一定是壞事,反而可視為他們的情緒修煉與長出智慧的機會;團隊也根據這些研究發現,進一步開發「BEAR情緒陶冶小團體」(Wang, Wei, Koay, & Chen, 2016)。由於這些概念及其所發展之小團體方案已獲得多個研究的實徵支持(Wang et al., 2016; Wang, Wei, Koay, Lo, & Lee, 2019; Wei, Wang, Kivlighan, 2021);且陸續發展數個具體、友善操作(friendly-used)的介入策略與訓練課程,限於篇幅,這裡僅分享幾個好用的介入方法,詳細訓練與執行方法,歡迎與研究團隊聯繫(email: DER2007.BEAR@gmail.com)。


BEAR情緒陶冶小團體介紹

什麼是「BEAR情緒陶冶小團體(以下簡稱「BEAR小團體」)」呢?

研究團隊經過多年實驗與經驗累積,發現協助兒童青少年在短時間內能冷靜、避免失控的最簡易方法,就是採取以下五個步驟。團隊也將這五步驟設計為一個八週、每次進行90分鐘的小團體方案。由於這五個步驟第一個字母為R-A-E-B reverse,如果把它們倒寫回來,剛好可稱為BEAR,也就以此構念設計與命名為「BEAR小團體」。這五個步驟為:


此外,因為這五個步驟比較抽象,團隊特以「BEAR(熊)」設計,來具象化情緒陶冶的四種基本策略,如圖1所示。在團體進行時,團體成員透過對這四隻BEAR的認識過程中,增進對自身情緒困境背後的委屈與心理需求的覺察,並在安全接納與理解的小團體環境,透過持續討論練習以及即時回饋的方式,發展出具體解決實際日常問題的情緒陶冶策略,增進其個人心理健康。

筆者在運用四隻熊的經驗中,曾有一位成員分享收穫時說到:「我最喜歡四隻熊,因為現在和人吵架時,我會讓四隻熊輪流出來幫助我。」以往學生碰到衝突,情緒是一團,但藉由討論四隻熊登場的順序,有機會細細地思考自己的情緒歷程,並且有透過重新排序找到解決策略。甚至有導師會透過四隻熊和學生對話,儼然四隻熊成為情緒調節的共通語言。


為之驚艷的BEAR小團體帶領經驗分享

身為一位輔導教師在從事輔導工作中,常會發現青少年主要的困擾議題往往為情緒困擾為主。過往在處理這類的學生議題,通常採取的是個別晤談及EQ團體輔導來協助。雖然這些方法有些效果,不過因缺乏實徵研究證據的支持,再加上單打獨鬥,更多的時候會面臨成效是否如預期的質疑與困境。許多參與「BEAR小團體」訓練、並嘗試運用於校園之輔導老師,分享以下成效。

首先,BEAR小團體重視團體前的準備工作,特別重視學生參與動機的引發,幫助他們從被動移到主動。記得有一位家長期初晤談時表示,他很想來看看他的孩子究竟是參加甚麼樣的團體,因為回家會興奮地說:「我被選上!我被選上!我真的很想改變。」這份高動機帶來改變的可能,也讓導師家長知道孩子並非來小團體玩耍,而是有目的想學習、主動想讓自己更好。

在BEAR小團體過程中,輔導老師需要常與導師討論成員情況,初期聽到導師對參與學生的抱怨,讓輔導老師從以往擔心成員互相衝突影響團體進行,到興奮看到成員將自身議題,透過acting out的方式活生生在團體演出,並進而有題材與導師討論如何針對團體成員發展客製化的情緒因應策略,這樣的位移也讓BEAR小團體不只停留在知識與道理的「知」,也能長出如何做或做不來的「行」。

所以當孩子情緒困擾或失控一定是壞事嗎?可能更值得我們將之視為他們在情緒鍛鍊、陶冶智慧的過程,一起陪伴他們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 Benita, M., Benish-Weisman, M., Matos, L., Torres, C. (2019). Integrative and suppressive emotion regulation differentially predict well-being through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A test of three countri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44, 67–81.
  2.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348–362.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5.2.348.
  3. Gross, J. J. (2015). Emotion regul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Psychological Inquiry, 26, 1–26. https://doi.org/10.1080/1047840x.2014.940781
  4.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98.2.224
  5. Wang, L., Wei, M., Koay, E. Y., & Chen, M. (2016, July). The ecological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for impulsiv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 evidence-based program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Yokohama, Japan.
  6. Wang, L., Wei, M., Koay, E. Y. Y., Lo, M.-h., & Lee, M.-Y. (2019).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al Cultivation Scale: An East Asian 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6(4), 409-423.
  7. Wei, M., Wang, L., & Kivlighan, D. M. Jr. (2021). Group counseling change process: An adaptive spiral among positive emotions, positive relations, and emotional cultivation/regul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