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大家健康雜誌,憂鬱症新知


作者: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提供

早起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根據一篇發表於《精神醫學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清醒」的偏好會影響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而早起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和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網絡錢寧分院 (Channing Division of Network Medicine) 研究者以《護士健康研究 II》中一項大型、仍在進行中的人口研究數據為依據,研究者分析了三萬兩千四百七十位、平均年齡 55 歲的女性參與者相關的醫療資料。所有參與者在 2009 年研究開始之初未罹患憂鬱症,接下來,她們分別在 2011 年和2013 年時透過問卷回報自己的健康狀況。

研究團隊考慮了環境因素對個人「睡眠 - 清醒」類型所造成的影響,如:暴露於光線下以及工作時間表。其他造成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包括:體重、運動量、現有的慢性病,以及睡眠長短等,也都考慮在內。結果發現,所有的參與者中,百分之 37 屬於「早起的鳥兒」,百分之 10 則是「夜貓子」,另外百分之 53 則介於當中。

且晚睡晚起的人較傾向獨居、未婚、有抽菸嗜好以及不規律的睡眠習慣。即使在考慮了可能的干擾因子後,研究者仍發現「早起的鳥兒」仍比「介於中間類型」的參與者在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上少了百分之 12 至 27。而「夜貓子」則比「介於中間類型」的參與者在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上多了百分之 6。

雖然「睡眠-清醒」偏好可能會影響憂鬱症風險,研究者強調這不代表晚睡晚起的人就一定會有情緒性疾患,研究者提醒,人們若是擔心自己的「睡眠-清醒」型態有損健康,可以慢慢地改變它。人們應該讓自己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做足夠的運動以及盡可能地從自然光照中得到好處。

本文出處:〈今日醫療新聞〉,17 June 2018,Early risers have lower risk of depression, study finds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2159.php

腦電圖有助於判斷憂鬱症患者適合抗憂鬱劑或是談話治療

一項發表於《臨床精神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腦電圖可以提供憂鬱症患者適合的治療方式,對於症狀緩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該研究者伊利諾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助理教授 Katie Burkhouse 表示,將近 50% 的患者採用傳統的抗憂鬱劑,即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或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症狀,但多數焦慮和憂鬱症患者因為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或是按時出席談話治療,使得首次治療進行的並不順利。

一項發表於《臨床精神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腦電圖可以提供憂鬱症患者適合的治療方式,對於症狀緩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該研究者伊利諾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助理教授 Katie Burkhouse 表示,將近 50% 的患者採用傳統的抗憂鬱劑,即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或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症狀,但多數焦慮和憂鬱症患者因為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或是按時出席談話治療,使得首次治療進行的並不順利。

因此研究者透過腦電圖 ( 使用嵌有電極的帽子 ) 記錄通過頭皮的大腦電波訊號是否能使用回饋積極性來預測患者對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或認知行為治療何者的反應較好。

該研究囊括了 63 位曾患焦慮和憂鬱症的參與者以及 25 位健康無精神疾病史的參與者。研究者請參與者戴上腦電圖的帽子進行一項簡單的電腦任務。參與者被要求在電腦螢幕上選擇兩扇門中的一扇門,並被告知如果選擇了正確的門,就可贏得少量的錢;但若選錯了門,則會賠錢。接下來,患有焦慮或憂鬱的參與者被隨機分配至兩組別,一組每天服用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持續 12 週;另一組則接受由心理治療師所提供的每週一次、共 12 次的認知行為治療。在治療結束後,所有參與者再次完成金錢回饋任務以評估他們在與接受回饋有關的神經反應上是否有所改變。

研究結果發現:一是治療後的回饋積極性比基準線增加愈多者在治療中所回報的憂鬱或焦慮症狀愈少。這意謂著回饋積極性在治療過程中與症狀的改善緊密相隨,也因此可被用來判定某種特定治療對患者是否有效。第二則是,在開始治療前對回饋積極性的反應遲鈍者,若是接受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而非談話治療,其憂鬱症狀會改善更多。

資料來源: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 "EEG can determine if a depressed patient will do better on antidepressants or talk therapy. "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14 June 2018. <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6/180614213553.htm >.

期刊參考資料

  1. Katie L. Burkhouse, Stephanie M. Gorka, Heide Klumpp, Amy E. Kennedy, Shannon Karich, Jennifer Francis, Olusola Ajilore, Michelle G. Craske, Scott A. Langenecker, Stewart A. Shankman, Greg Hajcak, K. Luan Phan. Neural Responsiveness to Reward as an Index of Depressive Symptom Change Following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SSRI Treatment.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18; 79 (4) DOI: 10.4088/JCP.17m11836

走得愈快,活得愈久

一項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走的越快,可能壽命越長。

該研究團隊探討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所有成因所造成的死亡率與走路速度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就 1994 年至 2008 年間在英國進行的 11 次人口調查,從中囊括了五萬零兩百二十五名走路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調查資料中研究者從參與者的自我報告中找出走路速度的資料,將其分入:慢 (slow)、平均(average)、輕快 (brisk (fast)) 等三個類別。「輕快 通常指每小時走路速度為 5 至 7 公里,但也視走路者的健康狀況而定;另一個可用的指標為:持續行走時讓你略略喘氣或流汗的速度。

結果發現:「 平均 的走路速度與降低百分之 20 的所有成因造成的死亡風險有關;而「輕快 的走路速度則與降低百分之 24 的所有成因自成的死亡風險有關。當涉及到特定縮短壽命的因素,如:心血管疾病時,研究者發現,輕快地走路者的相關死亡風險降低了百分之 21;而以平均速度行走的人,該風險降低了百分之 24。

另外,老年人似乎從中獲益更多。研究者發現 60 或 60 歲以上的參與者若以平均速度行走,其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降低了百分之 46;若他們以輕快的步伐行走,該風險則降低了百分之 53。

研究結果反映了因果關係,那麼這些分析結果可為公共衛生運動傳遞一項簡單重要的訊息:將增加走路速度作為促進健康和預防過早死亡的方式。

本文出處:〈今日醫療新聞〉,4 June 2018,The faster you walk, the longer you may live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2013.php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