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理事長的話


作者:張家銘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創立於民國 90 年 12 月 9 日,宗旨在推動台灣與鬱症和相關疾患之 防治及心理衛生健康促進之工作及研究發展, 聯繫會員情感並與國內外鬱症防治相關團體聯 繫及合作。至今歷經李明濱、陳喬琪、賴德仁、 劉嘉逸、廖士程等幾位前輩理事長與同道們的 努力耕耘下,完成許多重要成就,包括喜博樂 小組多次舉辦記者會致力於去汙名化及大眾衛 教,協助憂鬱症篩檢日、自殺防治、憂鬱症共 同照護網、憂鬱症治療指引,並促成台灣憂鬱 症防治聯盟的建立與合作,也增加了憂鬱症的 就醫與大眾對憂鬱症的了解。

但是仍有許多未完成的工作需要努力,例如:

  1. 仍有許多憂鬱症患者不懂就醫、抗拒就醫、未就醫
  2. 仍有許多憂鬱症患者有就醫,但未被正確診斷
  3. 仍有許多憂鬱症患者有就醫、有診斷,但未被正確治療
  4. 仍有許多鬱症患者有就醫、有診斷、有治療,但未被完整治療
這些就醫不足、診斷不足、治療不足、持續治療不足的四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

(一) 就醫不足: 台灣憂鬱症的就醫停滯、汙名誤解仍然存在。

過去使用同一套診斷工具 (CIDI) 在各國 的精神疾病社區調查研究顯示,憂鬱症在歐美 的終生盛行率約在 10-15%,但是在亞洲國家 約在 2-5%。可是憂鬱症所造成的失能在歐美 約 30 日、亞洲約 40-60 日。並且歐美的憂鬱 症患者 50% 有求助行為,而亞洲則是 20%- 30%。以 CIDI 在台灣社區調查的結果憂鬱症 的終身盛行率只有 1.2%,顯示亞洲或台灣的 憂鬱症較歐美而言,似乎盛行率較低但失能較 嚴重、求助較少。

早年健保資料庫就醫趨勢分析,似乎憂鬱 症的就醫盛行率在增加。但是近幾年同樣以健 保資料庫分析憂鬱症患者的新就醫發生率,卻 似乎並未增加而有停滯現象。顯示仍需要更多 的關於憂鬱症的大眾宣導與去汙名化運動。

(二) 診斷不足: 自殺危險者的憂鬱症診斷仍是不足。

過去關於自殺死亡的心理解剖研究發現, 90% 的自殺死亡者生前都已經有憂鬱症。但 是以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之前分析自殺死亡者生 前曾經被診斷憂鬱症的比例,只有 10.7%。 而近年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的另一個分析則發 現,自殺企圖者之前曾經被診斷重度憂鬱症與 輕度憂鬱症的比例,只有 14.5% 及 20.5%。 這些都代表自殺者的憂鬱症診斷仍不足,也顯 示臨床醫師對於憂鬱症與自殺風險的診斷評估 能力需要加強。

(三) 治療不足: 憂鬱症新接受藥物治療的比例並未增加。 台灣這幾年有許多新的抗憂鬱劑上市,許 多抗憂鬱劑的治療策略也在精進。而從健保資 料庫的就醫分析,發現抗憂鬱劑的個別選擇確 實有所改變。但是整體抗鬱劑的使用趨勢上, 發現盛行率上升,但是發生率下降。也就是 說,新使用抗憂鬱劑的比例並未增加反而下 降。

(四) 持續不足: 憂鬱症患者接受抗鬱劑的順從性仍是不足。 憂鬱症患者接受抗鬱劑治療的話,一般 需要急性期的三個月治療從有反應 (response) 到能緩解 (remission),加上持續期與維持 期的治療,以能恢復足夠的功能並避免復發 (relapse) 或再發 (recurrence)。分析台灣健保 資料庫可以發現,即便是許多憂鬱症患者有就 醫、有被診斷憂鬱症、有被開立抗憂鬱劑,其 中三分之一患者只會看一次就未再就醫,然後 順從性逐次下降。到第三個月只剩下 17.8% 的憂鬱症患者持續治療,相較於美國還有 56.1%。比較美國與台灣憂鬱症患者的藥物順 從性,台灣憂鬱症患者顯著有提早中斷與順從 性不足的現象。

刊登在刺絡針 (Lacet) 的中研院台灣抽樣 調查發現,自 1990-2010 這 20 年之間,台 灣常見精神疾病 (common mental disorder, CMD) 增為兩倍,而這樣的趨勢上升與失業 率及離婚率呈現顯著正相關。當然 CMD 不只 是憂鬱症,還包括了許多焦慮、失眠等輕型精 神疾病。但這結果意味著社會及經濟進步下, 民眾的精神健康被犧牲。

未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應該繼續推動憂 鬱症的去汙名化,鼓勵憂鬱症患者的主動就 醫,並加強教育醫師關於憂鬱症與自殺風險的 評估診斷與治療能力,同時注意憂鬱症患者的 持續治療,才能有效完整的處理憂鬱症。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