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社區憂鬱症跨領域照護--醫師觀點


作者:陳正生

陳正生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李明濱名譽理事長與吳家儀理事長領導憂鬱症專家,完成了國衛院論壇「建立整合性憂鬱症防治共同照護網模式」報告,報告中揭櫫社區對憂鬱症三級防治的重要,全面性、選擇性與指標性的防治策略,需要各領域的社會民眾與專業人員一同進行。從醫界、衛政、社政、教育界,甚至警消人員…等,都能能發揮角色共同進行社區憂鬱症防治。

未能有效的辨識與治療憂鬱症會影響個人身體健康、增加自殺風險、家庭與社會失能負荷。協會前理事長張家銘醫師亦提出憂鬱症治療的四大不足「就醫不足」、「診斷不足」、「治療不足」、與「持續治療不足」,這四個治療的不足可能肇因於民眾對憂鬱症的「認識不足」。本文特別針對「認識不足」與「就醫不足」進一步闡釋[1]。

認識憂鬱症的表現與成因是社區防治第一步。對憂鬱症常見的誤解有「憂鬱症是單純心情不好」、「憂鬱是人格脆弱,不是疾病」、「憂鬱症沒有病理生理的變化」、「看開一點就不會有憂鬱症」,上述的誤解包含憂鬱症成因、表現與處置。其實,憂鬱症的表現不僅情緒低落面向,還包含負面想法與身體不適等面向,症狀嚴重且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才稱為「憂鬱症」,倘若症狀輕微且不持續,就不是生病,是正常的喜怒哀樂,因此憂鬱症的判斷需要注意症狀的廣度、嚴重度與持續性。何以會罹患憂鬱症呢?憂鬱症的成因觸及生理、心理、社會與發展過程異常,且成因常常有交互影響。以照顧者罹患憂鬱症為例,照顧他人本身就是一個壓力,壓力對個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當一個照顧者自己的身體況狀不佳,照顧壓力又過大,未能獲得足夠的長照支持時,綜合這些生理、心理與社會各面向成因,就可能罹患憂鬱症。既然成因是多面向,治療與處置就必須多面向處理。

每年約有不到一半的重鬱症患者就醫,更遑論其他類型的憂鬱症。「就醫不足」未能獲得足夠的治療,疾病容易變成慢性化。有些憂鬱症的代名詞出現,例如「自律神經失調」、「血清素不足」、…,雖然這些代名詞不夠精準,但也發揮增進醫病溝通的功能。北榮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曾撰文分享,如何讓不願就醫的老年人跨出第一步的奇招,即「順水推舟」:長輩向你抱怨身體不舒服時,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成功一半了;「買一送一」: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可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請長輩陪同看診;「假傳聖旨」:利用健康檢查的超標數值,邀請來門診就醫;「轉轉遇見愛」:請平日醫病關係良好的其他科醫師建議轉診;「名人效應」:以明星為例,淡化憂鬱症的汙名;「實話巧說」:雖然是看憂鬱症,可以說是自律神經失調,或是要吃顧腦的藥等。醫界也逐漸開發個案管理師或訓練長照照護員,即具有篩檢憂鬱症辨識能力者來提高就診率等方法。

憂鬱症的預防與治療跨及多面向,需要各專業一起參與。從認識憂鬱症開始,提高就醫率,一旦病患願意接受就醫,各專業即提供跨領域的治療,讓病患回復正常的情緒與生活。

參考資料

  1. 張家銘(2019).理事長的話.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通訊,18(1)。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