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空橋上的少年》獻給在恐懼中徘徊前行的每一個少年


作者:蔡伯鑫醫師

基隆長庚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導讀

「如果,感覺腳下這條路走不下去了,你會怎麼做?」
《空橋上的少年》便是在描寫這樣困境的一部小說。也是我身為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嘗試藉由說故事的手法,將治療帶出診間。

書裡描述一名懼學多年的十七歲男孩,被恐懼與憂鬱困住的他,在家裡、學校、與精神科病房間來來去去,最後只能待在醫院的日間病房裡,像是迴避了一切危險;以及另一名約莫三十的年輕醫師,他看似人生勝利組,沒經歷過什麼太大挫折,卻意外地在成為主治醫師前決定離職,踏上一趟出走之旅。
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為什麼我會把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故事串在一起寫。兩個主角,一個害怕,一個勇敢,彷彿處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但事實上這正是身為醫師、也身為作家的我最想探問的一件事──我們,真的有那麼不同嗎?

或者換個提問:對於青少年憂鬱,我們的想像是什麼?

在《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的扉頁,寫著「獻給長大之前的我們」。長大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來自外界的期待、每日生活的經驗,無論親近如家庭、學校,或是遠距如各式各樣的社群媒體,都不斷形塑一個個體如何看待自己,理解世界,並勾勒出想要的未來。看似充滿了選擇,但自由的同時往往意味著危險。

青少年憂鬱表徵

很多時候我們對青少年憂鬱的印象,來自於那些明顯的挫敗或是壓力因應的困難,難以隱藏的焦慮、緊張、情緒低落,朝向內的自殘,或朝向外的暴怒,衍生出種種如學業成績退步、出席不穩定、或暴露於風險的行為,一不小心便使這些青少年脫離了常軌。他們就像書裡那位懼學少年,理所當然成為大人們關注的焦點,努力伸手想在懸崖的邊緣拉住他們。


青少年的過渡時期

這些年我在診間裡,看到愈來愈多「看起來好好的」青少年。他們或許勉強維持住表面的平衡,卻像是走在一條鋼索上,持續地、奮力地在各種內外壓力之中,不讓自己墜落或者脫隊。不像那位懼學少年明顯的「逃」,面對成長過程的各種挑戰,這些孩子總像在「戰鬥」一般,直到某個不期然的時刻,他們陷入迷惘,停下腳步,如同書裡那位突然出走的年輕醫師,引發身邊更多「大人」們的不解與錯愕。

書名裡的「空橋」,指涉的便是這樣的過渡時期,不確定自己要去哪、想要什麼,但又被推著不斷向前。在那個過程裡是那麼容易感到孤獨,彷彿自己變得與他人都不一樣了。而這個過渡時期會結束在何時?十八歲?大學畢業?或是二十好幾進入社會一段時間之後?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說自己真的通過考驗,長大了?

理解青少年的憂鬱,不單只是表徵而已

這些疑問都沒有標準解答。甚至,有時單一的解答反而會帶來危險,如同透過一個鏡頭去看世界,限縮了我們的理解。這也是為何我會選擇以長篇小說的形式來書寫,希望讓故事裡每一個活生生的,各自充滿掙扎、矛盾與衝突的角色,能被讀者以各自的方式去感受、去同理。我想起日前去一家醫療集團演講時,會後有人發問:「我們可以如何去幫助那些憂鬱的青少年?有沒有哪些徵兆是我們該特別注意的?」我回答說,當然我也可以告訴大家一些徵兆,像是大家可能都聽過的衛教講座那樣;但我更想強調的是,並不一定所有的憂鬱都會表現出來,至少不一定會在我們的面前表現出來。能去辨認出那些徵兆是重要的,但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每天的互動中願意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嘗試理解,去開啟對話,去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們是在乎你的,只要你願意說,我們會願意聽的。

用開放的態度與孩子對話
讓孩子感受你的在乎與關心
溫暖同理嘗試理解他們
尊重與彈性討論

終究,我們都是透過故事的聽與說來理解彼此。面對成長,面對未來,那些危險與困難真的很難有人能完全免除其外。離開軌道的、還在軌道上的,未成年的、客觀上成年的,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故事走在人生道路上。而我在《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裡企圖提供的一個解答是什麼?


推薦閱讀

如果想更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困境,看見和同理他們,推薦閱讀《空橋上的少年》(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069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