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憂鬱症防治現況與困境


作者:周煌智

周煌智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

台灣對憂鬱症和其他心理健康疾病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加,同時根據健保署統計就診於精神科門診的人次從 2019年的2,625,409人次(24,083,639人),2020年的2,683,918人次(25,039,158人),2021年的2,902,239人次(26,215,259人),明顯增加了近10%,其中又以輕型精神疾病(包含憂鬱症)居多。如果加入未就診或是自費者則估計台灣應該有15-20%的個案具有一種以上的精神疾病。但在防治政策方面仍面臨一些困境。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問題和挑戰:

  1. 社會觀念和文化:在台灣,心理健康問題在過去被視為應該隱藏的問題,而不是公開討論的話題!這種觀念的改變需要推動更多的對話和宣傳活動,以減少對憂鬱症的污名化和歧視,事實上,台灣各種助人團體也不斷的在做去污名化的努力,例如成功地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就是一例。
  2. 對憂鬱症的認識和診斷:在台灣,一些人對憂鬱症的認識和理解仍然相對薄弱。許多人對憂鬱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仍缺乏知識以及正確的認知,可能導致延遲診斷和治療,增加復原的難度,因此,加強民眾的教育和提供準確的資訊,對提高大眾對憂鬱症的認識與防治有其正向的貢獻。
  3. 醫療資源不足且分配不均:台灣在心理健康領域的醫療資源仍然相對不足。憂鬱症患者可能面臨等待時間長、專業治療師不足等問題,而且可能有城鄉差異的問題。擴大心理健康服務的覆蓋範圍,提高醫療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4. 心理健康保險覆蓋不完全:台灣的健康保險制度對心理健康疾病的給付仍然有限。許多治療者紛紛採取自費醫療,但這使得一些人無法負擔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費用,這可能成為尋求治療的障礙。因此,建議心理健康保險的給付的提升,以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持。

另一方面台灣在憂鬱症防治政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

  1. 健康促進與教育:台灣已建立一些憂鬱症防治機構和24小時熱線,提供危機處理(crisis intervention)和心理支持服務。
  2. 台灣有進行一系列的健康促進和教育活動,包括提高大眾對憂鬱症的認知和理解,減少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並鼓勵人們主動尋求幫助。
  3. 診斷和治療:台灣的醫療體系提供了診斷和治療憂鬱症的服務,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此外,一些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也開展了心理健康諮詢和支援計劃。
  4. 政策和法規:台灣政府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以加強心理健康領域的工作,提高憂鬱症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保障他們的權益。

困境:

  1. 社會觀念:社會對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偏見和污名化依然存在,這可能會導致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尋求幫助或隱瞞自己的病情。
  2. 專業人員人力仍然不足:心理醫療專業人員在台灣仍然相對缺乏,這導致憂鬱症患者在尋求適時的治療和支援時可能面臨困難。早期識別和診斷是有效處理憂鬱症的關鍵。然而,一些憂鬱症患者可能因社會壓力、自我否定或忌諱心理健康等原因而不願意尋求幫助。
  3. 社會資源不足:台灣的心理健康資源仍然不足,包括心理健康診所和機構,以及心理諮詢和支援服務,這限制了憂鬱症患者獲得適切治療的機會。憂鬱症防治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力資源,包括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等,而這方面的供應相對不足。在某些地區,特別是鄉村地區,可能缺乏足夠的心理醫療服務。
  4. 缺乏全面的防治計劃:儘管台灣有一些針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政策和計劃,但仍然缺乏全面的憂鬱症防治策略,這包括在學校、職場和社區等不同層面實施相應的預防和介入措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康復服務。台灣的憂鬱症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醫療機構提供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療法和心理動力療法。除了治療,憂鬱症的預防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在台灣憂鬱症預防方面的措施相對有限,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資源來開展相應的預防工作。預防方式則包含心理韌力提升(mental health promotion)。
  5. 長期治療和追蹤支持: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追蹤支持!然而,由於資源和人力的限制,患者在治療後可能面臨追蹤支持不足的問題,這可能導致復發或無法充分管理疾病。

總體而言,台灣的憂鬱症防治政策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面臨著社會觀念、資源限制和預防措施等方面的困境。進一步加強大眾教育、提高專業人力資源與增加經濟資源、增加預防措施與公共預算和長期治療支持等方面的努力是改善台灣憂鬱症防治現況的重要步驟。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