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編後語


作者:吳維紋

吳維紋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協助兒童擁有健康、快樂、成長的童年,是大眾的普世價值;然而,罹患重症/慢性疾病的兒童,要擁有這些卻顯得困難。由於兒童尚未達到獨立的年紀,父母親(主要照顧者)需要協助他們的孩子因應疾病帶來的身體、心理、社會、就學等層面的衝擊,並且需要協助病童進行醫療決策。此外,父母親仍需擔任其他健康手足的照顧者。再者,工作以維持足夠的經濟收入、照顧家中長輩也是重要的責任與壓力。在面對多重壓力的情況下,父母親很容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然而,因為大家專注的焦點鎖定在治療這些重症/慢性疾病的兒童,父母親心理健康問題很容易被醫療人員所忽略。父母親在承受多重壓力的狀況下,不但會影響到對病童的照顧品質,也會影響照顧者自身的生活品質。由此得知,針對兒科疾病患者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有其重要性。

為此,本期通訊聚焦於兒科病患照顧者憂鬱情緒照護,邀請四位作者探討此議題。從不同面向切入。黃齡儀女士則從母親的角度,回顧其孩子從診斷到死亡後四年的調適哀傷悲痛的過程,以及如何藉由投入兒童友善醫療服務,昇華對孩子的愛。臺大兒童醫院兒童癌症病房林芳如護理長從健康醫療從業人員的角度,觀察到父母在照顧癌症兒童時所面臨的可能情境以及高度壓力,並且提供醫療從業人員在提供家庭為中心之照顧的建議;馬照琪藝術總監闡述推廣紅鼻子醫師服務(兒童友善醫療之一項重要的服務)的過程,並且從表演工作者的角度中看到因著紅鼻子醫師服務帶給孩子與父母的改變與感動,帶領我們領會兒童友善醫療在兒科臨床上的重要性: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則是提及了 AI 輔助心理治療改善憂鬱及焦慮症狀的可能性,做為未來醫療團隊採用多元治療方針的重要依據。期望藉由本期四篇文章分享,能夠幫助更多有類似處境的兒科病患照顧者,改善照顧者的憂鬱情緒,幫助辛苦的兒童照顧者重新發現生命的美好,從苦難中重生。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