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憂鬱症防治—正念減壓知多少?


作者:胡君梅

胡君梅
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創辦人暨執行長
美國CFM認證之正念減壓師資培訓導師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的議題,開始關注如何「健心」,而學習正念(Mindfulness)正是幫助我們健心的一個絕佳方式。許多來參與八週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的學員,都是希望處理憂鬱、焦慮等議題。這些議題也很常有共病現象,例如:一位剛確診癌症的人,他不僅有生理上的病症,心理也可能有很多負面情緒,內心充滿絕望。

那正念是如何幫助我們面對負面情緒的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開始對於負面情緒都有耐受力。但這些情緒,例如:憂鬱、焦慮,它就像烏雲一樣壟罩在我們身上,當烏雲變多、變得太密集的時候,我們就會越來越難以承受。通常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著要如何消滅這些烏雲、消除這個病症。但在正念減壓的課程裡,我們看待自己、看待一個人的時候,不會只是關注他的烏雲有多少?要如何減少烏雲?而是會去看他的「整體」。看看在這個人的整體脈絡裡,除了烏雲,還有什麼?一位好的正念老師不是告訴學員他還有什麼好的,而是引導他自己去體悟。

正念學習的是覺察(awareness),正念減壓創始人卡巴金博士給正念下的定義是「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需要刻意練習」,所以正念是真的隨時都可以用。心情好的時候可以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用,用來做什麼?用來感受你當下的真實狀態,然後你就可以做出「調節」。能夠做出調節這個動作,其實對於長期憂鬱的人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憂鬱症會讓我們無法脫離負面思考的迴圈、沉溺在負面情緒裡頭,無法停止。但透過正念的練習,你將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又陷入了憂鬱的情緒之中,覺察到,然後,藉由正念練習的引導,把自己帶回來當下,帶離開無邊無際的負面念頭。

正念最大的特色,也是它與很多心理治療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培養覺察的路徑,是從「身體」入手。身體覺察是非常關鍵的,只要身體覺察夠穩,接下來在情緒與想法的覺察都會跟著穩。身體覺察幫助我們有機會讓飄移不定的心思,安住在這個當下。當我們能夠真切地活在當下,才有機會帶來自我友善與自我照顧。而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只要學習的方式正確,正念練習對他而言會是非常安全、明確、容易上手的。

美國心理學家蓋瑞·史瓦茲(Gary Schwartz)在1970年代提出一個理論:自我調節模式(self-regulation model)[1]。這個理論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從失心(disattention)開始,就是我們的注意力不集中,「心」不見了,因此無法維持身心的和諧穩定。失心後會開始與自己失連(disconnection),對自己越來越無感,甚至可以做出各種傷害自己或他人身心的事情。失連後進入到失調(disregulation),此時很多東西會漸漸脫離自我控制,例如:脾氣、睡眠、工作效能等,都會出現狀況,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其一。當失調持續,就會進入失序(disorder),例如:暴食或厭食(飲食障礙)、失眠(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障礙)……等等。這些障礙都會對我們產生相當嚴重且顯著的影響。而若你還是沒有開始好好處理他,那就會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失常。失常(disease),失去平時那種舒服、自在、正常的狀態,也就是生病了,通常多數人要到這種時候,才會尋求醫療或心理專業的協助。人要如何幫助自己不要失常生病?就是從源頭開始:必須能夠把自己的注意力(attention)拿回來,必須能夠與自己的身心有所連結(connection)。而這也是正念對病症可以很有幫助的原因,因為正念就是著力於「注意力」和「連結」的練習。

最後也要提醒一下,正念對憂鬱症是很好醫療輔助的方法和訓練,但如果是重度憂鬱症或正處於急性期的患者,就醫與藥物治療絕對是第一順位。而帶領憂鬱症患者做正念練習的人,最好對憂鬱症有一定的認識,避免造成無謂的傷害而不自知。

正念練習資源分享
三分鐘呼吸覺察練習:https://www.mindfulness.com.tw/blog-detail/training-01

參考文獻

  1. 1. Schwartz, G. E. (1975). Biofeedback, Self-Regulation, and the Patterning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By training subjects to control voluntarily combinations of visceral, neural, and motor responses, it is possible to assess linkages betwee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human consciousness. American Scientist, 63(3), 314–324.http://www.jstor.org/stable/27845467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