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憂鬱症治療的新議題:情感遲鈍


作者:吳恩亮

吳恩亮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憂鬱症的常見症狀為情緒低落、悲觀、絕望、對過去有的嗜好活動失去興趣、有罪惡感、無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持續的悲傷、焦慮或空虛的感覺、活動量減少、疲倦、動作遲緩、出現睡眠障礙、飲食變差以至體重減輕或飲食過量,甚至導致體重增加,有死亡、自殺的想法、出現企圖自殺的計劃、舉動;坐立不安、容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難下決定,也常合併有持續性的身體症狀。罹患憂鬱症的結果導致身體的不適、失去工作、破壞社會、人際關係,甚至自傷、自殺。使病人、家屬、社會均付出重大的成本。憂鬱症是好發率高,影響深遠廣闊,也威脅生命的疾病。憂鬱症的發生與諸多因素可能有關,諸如心理、社會、生物因素,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其生物學病因和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有關,只要能夠儘早診斷並作積極的治療,大部份的憂鬱症能夠成功地治療,且能避免復發。

儘管不少病患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臨床仍有不少病患抱怨還是有一些殘餘的症狀,如在美國最有名的Sequenced Treatment Alternatives to Relieve Depression (STAR*D)憂鬱症大型的研究,儘管在憂鬱症狀已緩解的病患仍很多大比例的病患抱怨有殘餘的症狀如失眠、體力不佳或情感遲鈍等。

情感遲鈍(Emotional Blunting)則是近期在許多精神醫學的學術研討會專家討論的憂鬱症殘餘症狀,什麼是情感遲鈍呢?情緒遲鈍被描述為麻木(numbness)、情緒冷漠(emotional indifference)或減少情緒反應能力(reduced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變鈍可能是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能活動減少(reduced dopaminergic or noradrenergic activity)的後果,情緒遲鈍也會影響各種情緒症狀,包括性格變化、影響決策、判斷、進而影響人際關係[1],有些病患認為是抗鬱劑所造成的,進而影響了藥物順從性而停藥造成疾病復發,因此此症狀也是我們臨床工作者要幫忙病患注意的症狀之一,有學者發展出了針對情感遲鈍的憂鬱量表: 牛津調查問卷Oxford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ODQ)。也有些研究認為情緒遲鈍較常發生在有創傷經驗的個案,需注意是不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相關狀之一,此外,現在的抗鬱劑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為主,主要是針對改善負性情緒,但對於增加正性情緒的效果不儘理想,甚至有些研究顯示高劑量的SSRI抗鬱劑和情感遲鈍有正相關,因此,到底情感遲鈍是憂鬱症的相關症狀還是藥物的副作用呢?目前的研究仍無法確定[2]。

總之,目前對於憂鬱症情感遲鈍症狀的了解仍有限,許多憂鬱症的患者都報告了情緒遲鈍,進而影響了病患的生活品質和功能,但其神經心理學基礎目前仍然不確定。有些患者會將此症狀歸因於他們的抗抑鬱藥物進而停藥,因此需要臨床醫師主動關注病患這個議題以預防停藥而復發;一些學者認為,情緒遲鈍也有可能是憂鬱症由於治療不徹底而導致的殘留症狀,有一些則認為確實可能是藥物造成的。儘管缺乏情緒遲鈍的標準定義,但在當前的研究中,牛津調查問卷Oxford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ODQ)已被用於評估因情緒遲鈍的強度和嚴重程度。至於治療方案,臨床醫師可考慮減少抗抑鬱藥劑量或換用不同藥物類別和機轉的藥物來緩解症狀,特別是可考量新一代的藥物或作用在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的藥物,也可嘗試加上一些相關的心理治療如動機式晤談法或正念心理治療。總體而言,憂鬱症患者的情緒遲鈍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這種症狀需要一個標準的臨床定義和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臨床評估,未來的研究也需要闡明情緒遲鈍的潛在機制才能發展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Christensen, M. C., Ren, H., & Fagiolini, A. (2022). Emotional blunting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Part I: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1(1), 10. https://doi.org/10.1186/s12991-022-00387-1
  2. Christensen, M. C., Ren, H., & Fagiolini, A. (2022). Emotional blunting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Part II: relationship with functioning,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1 (1), 20. https://doi.org/10.1186/s12991-022-00392-4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