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當一個有支持力的大人-陪憂鬱的青少年走出低谷


作者:謝美萱

謝美萱
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輔導處實習諮商心理師

青少年的憂鬱問題很容易被周遭的父母或師長忽略,一不小心就會被視為是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因為青少年憂鬱「看起來」的表面症狀可能是易怒、嗜睡、拒學、翹家、藥物濫用或親子相處困擾等,和典型的成人憂鬱不太相似。有些孩子因此被冠上叛逆之名,受到責罵或處罰,憂鬱的情況反而每況愈下。

本文從三個角度來探討此議題:一是如何辨識這個青少年正處在憂鬱的狀態,從而能夠有意識的給予協助;二是試著理解憂鬱的青少年,提供有品質的陪伴;三是擴充他們身邊的各種資源,陪憂鬱的青少年走出晦暗的低谷。

一、辨識憂鬱的青少年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觀察青少年是否受憂鬱所苦,分別是個人層面的「自尊」、家庭層面的「親子關係」,以及學校層面的「學校歸屬感」[1]。

當一個青少年處於低自尊的狀態,意味著他對自己的主觀評價與感受是負面的,像是對外表、學業成績、人際關係、各項成就表現等範疇的不滿和失落。研究指出,低自尊不但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也是造成憂鬱發作與維持的素質之一[2]。

「親子關係」指的是青少年能夠知覺到父母的可及性、溝通開放性、信任感和情感支持[3]。一項研究顯示,父母親之間的婚姻不合並非是造成青少年憂鬱的主要原因,反而親子關係品質與青少年憂鬱有高度關係[4]。

「學校歸屬感」包含孩子對學校相關事務的情感依附、承諾與參與。例如青少年討厭來學校、在校與同學的連結十分薄弱、各項表現受到師長及同學的忽視或批評、排斥班級或學校的活動等。如果有孩子處於這樣的狀態中,老師就要進一步觀察他/她是否有憂鬱的傾向。學者認為是否具備學校歸屬感是青少年憂鬱的重要指標[1]。

二、理解憂鬱的青少年

憂鬱的青少年往往有著較脆弱的人際關係,但不一定是典型的「情緒低落、都不和其他人來往」。如上所述,憂鬱青少年可能有著低自尊、親子關係不良、缺乏校園歸屬感等困難,作為身旁的大人,我們可以先去了解他們處在甚麼樣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狀態中。例如我的個案小優,她長期受到家人言語貶抑,對自己抱持極度負面的看法,有時失眠、有時嗜睡,在學校也沒有朋友,曾一度憂鬱得想要自殺。另一個個案小涵,除了在家偶爾會受到父親打罵之外,在學校也覺得和同學關係逐漸疏遠,表面上雖然常和同學嘻嘻哈哈,心裡卻經常覺得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他們的憂鬱都和家庭或學校有關,被貶抑與疏離感也影響了他們的自尊與自我價值。

面對憂鬱的青少年,我會關心他們生活中發生了甚麼事、什麼狀況下感到憂鬱、有哪些擔心或在意的事情、心裡有什麼期待和渴望、最近對什麼事情有興趣等。研究顯示,青少年身邊只要至少有一位能夠穩定與孩子連結的成人,陪伴孩子發展信任感,就能緩衝憂鬱帶來的傷害[1]。但諮商畢竟是後端的防線,如果與孩子最親近相處的家人或師長能擔任這個角色,能給孩子的協助也許更直接。重要的是,當成人在表達關心時,要記得把「聆聽、理解、接納」放在首位,避免批評、說教或勸導。許多時候,青少年需要的只是一個能被好好接納的出口。

其實不只是憂鬱的青少年,每一位處在情緒敏感期的青少年,都需要一個能好好表達自己、與他人建立真實連結的通道。

三、擴充憂鬱孩子的資源

現代青少年面對的是與上一個世代截然不同的網路與疫情世代,他們與人際的接觸有更多虛擬化、數位化的介面,看起來好像可以隨時與全世界溝通,實則少了許多面對面、實體上的人際交往。

當憂鬱登門拜訪時,青少年可能變得更加封閉、孤立,父母或老師除了親自關心、理解孩子之外,也可以提供認識內在的知識與素材,讓青少年有機會探索內在想法,進而協助自己。許多寫得深入淺出的心理學書籍都是很好的入口,像是《尋找復原力》、《擁抱你的內在家庭》、《脆弱的力量》等。父母或老師可以和孩子分享書中的觀點,或把書中概念設計成教材,讓青少年有管道探索自己、接觸更多元的觀點。

除此之外,想要成為孩子身邊的穩定大人,我們也需要時時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經常回觀自己「過得好嗎?」是否與關心的對象保持連結、身體狀況是否健康、有沒有活力投入喜愛的事物、有沒有餘裕放鬆或休息、喜歡最近自己的樣子嗎?能夠充分覺察與照顧自己的大人,更有能力幫忙需要協助的青少年,因為他們存在的姿態與真誠的關懷,會為憂鬱青少年身處的黑暗,帶來希望的微光。

參考文獻

  1. 江守峻、許立亞、劉宗幸、陳婉真(2020).青少年憂鬱的代間傳遞:個人、家庭與學校保護性因子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2,59-84。
  2. Orth, U., Robins, R. W., & Roberts, B. W. (2008). Low self-esteem prospectively predicts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3), 695.
  3. Heaven, P. C. L., Newbury, K., & Mak, A. (2004). The impact of adolescent and parental characteristics on adolescents levels of delinquency and dep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173-185.
  4. 丁思惠、陳喬琪(2006).憂鬱症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北市醫學雜誌,3(10),954-961。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