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少年維特的煩惱-看不見的青少年憂鬱症


作者:黃淑華

黃淑華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且在青少年階段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Hall(1904)在《Adolescence》一書中提及[1],處於狂飆期(storm-and-stress period)的青少年之所以會產生情緒不穩定與行動失序的心理特徵,完全是由於青春期生理變化所引發的身心失衡所致。此一刻板印象致使普羅大眾在描繪青少年圖像時,常常將青少年勾勒在情緒起伏較大、容易躁動之印象框架內,將青少年的憂鬱情緒、失序行為表現歸因為青春期之正常現象,忽略了憂鬱症的可能性,導致輔導醫療體系太晚介入,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甚或自我傷害的憾事發生[2]。

衛福部於110年度的「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3],係針對全台國高中生依比例抽樣,實施問卷調查,共計回收10,455份問卷。調查中透過自評量表觀察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詢問學生一年內的情緒感受,以瞭解學生的憂鬱、壓力和自我傷害程度。報告顯示10.9%國中生、12.2%高中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9.4%國中生、10.3%高中生經常或總是為擔心某事而失眠。25.3%國中生、25.0%高中生於最近一年內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自殺;16.0%國中生、12.7%高中生曾經計畫自殺;更有10.4%國中生、9.4%高中生曾經嘗試過自殺。

112年2月22日兒童福利聯盟公布「2023 年國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4],此份調查係針對全台國高中生中依分層叢集隨機抽樣,共計回收 1,842份問卷。調查中透過憂鬱、焦慮及. 壓力評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DASS21)觀察學生之心理狀況,詢問學生一周內的情緒感受,以瞭解他們的憂鬱、焦慮和壓力程度。報告顯示超過半數國高中生有憂鬱症狀,其中極為嚴重8.9%、嚴重8.1%、中度24%、輕度12%。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高中生嚴重憂鬱高達22.9%,顯著比國中生高(12.9%),且有12.1%的高中生為極嚴重憂鬱者。

兒童福利聯盟[4]更指出國高中生的壓力來源,前三名分別為學校課業(76.9%)、未來前途(67.3%)及交友人際(43.0%),其他包含容貌外表、家庭經濟、親子關係也是青少年常見的困擾議題。且高中生的壓力指數為16.0%,是國中生(8.2%)的2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僅有5.6% 的國高中生願意與輔導老師討論自己的心事,9.8%的國高中生選擇向網友吐苦水,17%國高中生選擇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心事。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時刻,除了身心面臨劇烈變化外,也是個人極易出現適應不良或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生階段。憂鬱症狀在青春期階段非常普遍,且青春期的憂鬱症狀會增加成年後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5],以及自殺、身體健康不佳和自殺的風險[6、7]。爰於青少年憂鬱與自殺風險越趨高張,顯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刻不容緩亟需思索解決之道。故不可諱言,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當今台灣社會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雖亮起紅燈,但青少年主動求助意願低落,導致青少年憂鬱症甚或自我傷害等危害心理健康的悲劇頻頻發生。如何強化輔導策略,如何讓憂鬱低潮不再成為困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夢靨,是我們亟思解決之道。

盱衡青少年憂鬱與自殺等心理健康問題,某方面肇因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缺乏多元適性發展觀念;在升學主義掛帥下,我們仍秉持著成績至上的價值觀,缺乏鼓勵青少年追求多元適性發展,致使青少年因缺乏成就動機、無法得到自我或社會認同,常用逃避、壓抑、甚或衝動發洩方法處理情緒,這些都是有可能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場域是家庭與學校,面對愈來愈複雜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何理解青少年的問題所在,如何關注青少年負面情緒之波動,並鼓勵青少年拓展生活體驗找到多元適性發展之學習目標,以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與學校戮力以赴。以下茲就家長和學校如何提升青少年自我複雜度提出建議:

一、家庭

家庭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和體驗機會,鼓勵他們參與適合自己的興趣活動,以接觸或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幫助青少年拓展社交圈子,建立健康的社交關係,都可以幫助青少年拓展多元生活體驗,探詢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且家長應關注青少年的情緒變化,與青少年進行交流,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以預防憂鬱症的發生。家長所提供的心理支持包括:對孩子展現正向的態度、給予情緒和情感支持、親子間有緊密的關係、提供安全依附感受、對孩子的適當期待、秉持正確管教方式、良好的社經背景、良好的家庭網絡與親職技能等[8、9]。

家長的支持對於青少年對抗憂鬱是一項特別強大的保護因子,進而增進心理健康[10]。因為家長所提供的支持是青少年最佳的社會支持來源,因此維持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品質,營造有利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可以對青少年形成一個重要的保護網,保護青少免避免陷入憂鬱症的危險脈絡。

二、學校

學校團體生活是塑造青少年人格特質、價值觀的重要場域,學校場域中的互動會影響到學生的人際關係、學習動機與身心狀況[11]。然隨著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青少年學生沉迷于網路世界中,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和學業發展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許多青少年生活重心只存在網路世界中,不主動參加學校課堂之外的活動,相對的將自我生活侷限於一隅,無法拓展自己的視野,亦無法找到自己適性發展的人生目標。

建議學校可以多創造或促進學生實質交流的活動,讓學生有拓展自己生活經驗。例如:建立不同年級間的家族制度、辦理家族聚會,使學生有機會與其他人交流,增進同儕互動機會。老師設計課程時,亦可以活動方式增進學生交流機會,例如採用小組合作競賽方式完成作業,使同組學生間產生實際互動。

很多大學社團幾乎停擺,因為沒有強制性,所以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動機不強。然學校社團活動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參加社團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愛好,豐富課餘生活,還可以認識不同科系的同學,促進學生的社交能力、領導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所以學校可以思索如何成立學生感興趣的社團,吸引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動機。這些都是學校場域可以做的活動,可以幫助青少年找到適性發展的學習目標。

在學校場域中學生可能會面臨各種壓力,例如:學業壓力、考試壓力、人際關係壓力、自我期許壓力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生情緒低落或出現憂鬱症狀。因此學校老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發現問題及時介入輔導。在心理適應上,教師的支持可以減少情緒問題;教師的支持對學生的學業能力、社會技巧、學校適應與學習表現都有幫助[10]。所以學校老師如何創造友善、支持和安全的學校氣氛與歸屬,對學生秉持鼓勵、關心的態度,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環境是值得信賴和投入的場域,增進學生對學校的依附關係。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勢必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身處在這個充滿壓力且不確定的世界中,如何有效地維繫青少年心理健康之任務益形艱鉅。青少年憂鬱與心理健康問題已迫在眉睫,倘若家庭與學校能對青少年能有更多的關注,能營造青少年拓展多元生活體驗的機緣與情境,便可以讓青少年有機會找到適性發展的學習目標,愈有可能協助青少年邁過憂鬱低谷,邁向心理健康之道。

參考文獻

  1. Hall, G. S. (1904). Adolescence: 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 Vol. 1. D Appleton & Company.
  2. Asarnow J. R., & Miranda, J. (2014). Improving care for depression and suicide risk in adolescents: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bringing treatments to community settings.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0, 275-303.
  3.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11月 22日)。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57&pid=16037
  4. 兒童福利聯盟(2023,2月 22日)。2023年臺灣國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結果。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544
  5. Fergusson, D. M., Horwood, L. J., Ridder, E. M., & Beautrais, A. L. (2005).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adulthood.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1), 66-72.
  6. Stanley, I. H., Hom, M. A., Luby, J. L., Joshi, P. T., Wagner, K. D., Emslie, G. J., Walkup, J. T., Axelson, D. A., & Joiner, T. E. (2017). Comorbid sleep disorders and suicide risk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95, 54-59.
  7. Zubrick, S. R., Hafekost, J., Johnson, S. E., Sawyer, M. G., Patton, G., & Lawrence, D. (2017). The continuity and duration of depres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non-suicidal self-harm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12-17.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20, 49-56.
  8. Dvorsky, M. R., & Langberg, J. M. (2016). A review of factor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in youth with ADHD and ADHD symptoms.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9, 368-391.
  9. Wright, M. O. D., & Masten, A. S. (2005).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In S.Goldstein & R. B. Brooks (Eds.),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 17-37. Springer.
  10. Fergus, S., & Zimmerman, M. A. (2005).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6, 399-419.
  11. Roeser, R. W., Eccles, J. S., & Sameroff, A. J. (2000). School as a context of early adolescents' academic and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A summary of research finding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0(5), 443-471.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