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婦女產後的憂鬱照護


作者:王怡雅

王怡雅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產後病房/產房護理長

  憂鬱症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死因之一,其中因嚴重的產後憂鬱造成產婦自殺的死亡率占20%,可見憂鬱症不僅影響產後婦女的健康狀態,也同時影響嬰兒被照顧的情形與品質。

  「懷孕待產有時盡,產後綿綿無絕期」,媽媽哭了怎麼辦!

  生產在女性的人生中是一個重大的事件,因為孩子的出生固然是令人高興的,但也是女性一生中極富壓力並充滿挑戰的一段時期。產後常見的變化有體力耗竭、疼痛的後遺症、荷爾蒙改變、睡眠不足、心理社會壓力增加等,在這樣的影響下,若是適應不良或是進而產生情緒困擾,有些婦女會出現一些情緒低落的現象,雖然這些症狀通常在幾天內就會消失,不過仍有可能延續更長的時間,進而產生產後憂鬱症。產後憂鬱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 顧名思義為生產之後的期間發生的憂鬱症,ICD-10將其定義為生產後六週內之精神和行為上的障礙。產後1年的期間皆有可能發病,多數於產後12週內發作,屬於一種非精神病(non-psychotic)的憂鬱發作,產後憂鬱可概分為三類:(一)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盛行率約為30-75%,大多於產後的3-10日內發生,時間短暫、症狀較輕;(二)產後憂鬱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盛行率約10-20%,症狀與產後情緒低落類似,但較為嚴重、症狀多樣化、發作時間長。曾發生產後憂鬱症的患者,則下次產後再發生的比率可達到20-30%;(三)產後精神病 (postpartum psychosis):此為產後最嚴重的情緒障礙,盛行率約為 0.1-0.2%,通常會出現在產後三個月[1-2]。

  婦女生產後心理變化可分為(一)接受期(Taking in Phase),通常出現在產後2-3天,此階段媽媽們會將重點聚焦在自己身上,例如親朋好友來探望時,會講述自己的生產過程經歷的痛楚,心態上尚未進入母性角色;(二)緊執期(Taking hold Phase),在產後3-10天,此時,媽媽們漸漸將生活重心移轉到寶寶身上,開始學習如何做好母親的工作;(三)放手期(Letting go Phase),產後10天至3個月,已經完全接受自己的母性角色,育兒技巧及母乳技巧相對提升。

產後新手媽媽常見的心理反應

  1. 依賴性強:分娩期間體力消耗較大,產後新媽媽常感到身體疲乏、虛弱,不願下地活動,甚至新出生的小寶寶也過度地依賴護理師或家人幫助照顧。
  2. 不知所措: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還是令產後新媽媽的生活秩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為人妻到為人母,家庭角色的轉化會讓新媽媽有點不知所措。
  3. 各種禁忌:傳統文化習俗的影響,很多新媽媽糾結於各種禁忌當中。
  4. 失望:孕產前的焦慮到分娩後角色的轉換都容易產生失望或失落的情緒。

產後憂鬱症預防

因為產後憂鬱的發生有一個清楚的時間點(孩子出生後)及有一個症狀發展的高風險期(孩子出生後的六個月至一年),要加強預防的介入方案是比較容易的。預防重點如下:

  1. 當孩子睡著的時候,可以趁機休息,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作息不正常。
  2. 注重營養、均衡飲食、保持能量,多攝取高纖維食物、蔬果與全麥類,不宜喝含咖啡因成分的飲料,譬如咖啡、茶、可樂、酒。
  3. 哺乳時間最好規律。
  4. 關心自己,多愛自己,不要自己一個人承擔育兒責任,與先生跟家人有充分的分享與溝通;適度的寵愛自己與休息更是長期抗戰不可或缺的。
  5. 規律的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不宜長時間久坐,也不要躲在屋內,量走到戶外多太陽。
  6. 加入「新手媽媽俱樂部」,可以分享經驗,加油打氣。

  關於產後憂鬱的預防方案,目前主要針對女性產後憂鬱,然而在過去的研究結果中其效果並不一致[3];而實務上或研究上目前仍鮮少有針對男性產後憂鬱的預防方案。因為婚姻關係中的相關因素會影響產後憂鬱的發生,因此婚姻治療或以夫妻關係為主體的治療取向應也是一種對新手父母產後憂鬱有效的介入措施,但目前尚缺乏實證資料之支持。

  新爸爸要隨時關注新媽媽的情緒,盡可能給予更多的安慰和關心,經常陪伴聊天、讓新媽媽感受到彼此間的關愛沒有因為懷孕的結束而降溫。產後新媽媽應調整心態,與先生之間要溝通和交流,與長輩之間要理解和體諒,以降低因傳統習與現代認知新舊育兒觀念造成衝突發生。適應自己的家庭和社會新角色,積極主動地營造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圍,對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才會更有好處。

參考文獻

  1. 蕭雅尤、林名男、劉昱志、謝昌成(2009).產後情感性疾患與產後憂鬱症危險因子.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4,126-130。
  2. Gaynes, B. N., Gavin, N., Meltzer-Brody, S., Lohr, K. N., Swinson, T., Gartlehner, G., Brody, S., & Miller, W. C. (2005). Perinatal depression: prevalence, screening accuracy, and screening outcomes. Evidence report/technology assessment (Summary), (119), 1–8. https://doi.org/10.1037/e439372005-001John S.
  3. Ogrodniczuk & William E. Pipe.r (2003). Preventing Postnatal Depression: A Re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11(6), 291-307.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