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憂鬱症

憂鬱好文章

談青少年的自殺現象2005/9/27

作者:湯華盛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

最近社會屢屢發生年輕人為了感情問題跳樓自殺的事件,真是已經到達怵目驚心的地步!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15至24歲的年輕人自殺死亡率年年增高。在1999年平均每十萬人有4.3人,直到2003年平均每十萬人有6.1人,是青年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僅次於意外事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年全球就有一百萬人死於自殺,約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身亡,也是以青少年的自殺率為多。所以青少年的自殺問題幾乎是世界各國共同的現象,防治工作也是刻不容緩的。

自殺suicide一辭源自於拉丁字 sui(自己的)及cidide(殺掉),意即殺掉自己。這是一種人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關係及精神等各種因素混雜而產生的偏差社會行為。根據文獻顯示兒童青少年自殺原因,除了體內的血清素失調外,其個性與心理特質跟一般青少年不同。1969 Sabbath認為容易自殺的青少年就像「犧牲品似的小孩 (expendable child)」,也就是他們非常的倚賴家庭中的照顧者,若失去這個倚賴就會產生很多障礙。在情緒與行為上,小孩無法與照顧者做區別。常會有自責、自卑、自我毀滅的幻想、隔絕、孤單、絕望、自我毀滅的行為。有時會覺得若自己消失,家人會活得更好。對於家庭的混亂會衝動地反應等。

1983Kazdin et al.也發現容易自殺的青少年現實感較差、比較衝動、比較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或社交問題。有時高智商者反而容易自殺,所以一些社會事件包括某明星學校的學生,因為學業成績稍差,導致自殺的事件。其實,現在的教育不宜再強調智育反而要五育並重,強化小孩子的情緒智商。畢竟出社會之後是團隊工作,若情緒智商低,導致人際關係不好,成就也不會太高的。

1993 Pfeffer et al. 指出情緒障礙與社會適應能力差是自殺行為的最有力的預測因子。最近因感情事件自殺的案例中,大部分都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憂鬱症,並且對於人際或壓力的適應能力都比較差。加上青少年的思考,常常是「反射性」的思考模式,遇到感情事件總是要死給對方看,讓對方終生痛苦!

如何預防青少年的自殺事件?首先要瞭解自殺的危險因子,包括曾自殺過;有憂鬱症或自殺家族史;藥物或酒精濫用史;家庭變故,包括:遷移、死亡、失去親人、主要照顧者生病等;關係衝突:如與父毋親有衝突,或男女之間的關係衝突之後,這樣的自殺企圖,常代表著一種憤怒及求助的表達;不良的適應技巧;家庭的支持度不足;其他精神疾病。

除此之外,媒體也有責任。根據1986 Phillips and Carstensen 的研究顯示在電視報導名演員自殺事件之後,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6.9%,這是一種感染效應,可見媒體的報導對青少年的影響大過於對成人的影響。期望媒體在報導自殺事件時,除了落實新聞性與讀者知的權利之外,更應該負起社會自殺防治的道義責任。

當身邊的青少年在行為上、口語上、思想上、外表上顯示出厭世意圖時,請把握幾個原則:永遠把自殺當成大事來處理,認真看待孩子口頭的自殺威脅,不要以為只是開玩笑。若處在危機的階段,要陪在他身邊,嘗試找出想自殺的原因。把自殺工具,如利器與藥品拿走。自殺的問題不是單一個人能解決,必需要有相關人員、家長、老師及醫療人員通力合作。

其實年輕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何必強說愁呢?若能夠多交一些良師益友,深化自己的思考,讓自己更有文化水平,以便遭逢壓力挫折時,可以有貴人相助。平時不要只懂得讀書,或只喜歡上網,而不參與社團活動。其實多參加自己有興趣的社交活動,不但可以培養開闊的胸襟,也可以訓練適應壓力的技巧。如此一來,若碰到感情事件就比較不會走上絕路,讓自己家人或關心的師長朋友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