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憂鬱症

憂鬱好文章

吃粽子悼屈原談憂鬱症與自殺防治2005/9/27

作者:湯華盛
台北市立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已經到了,這一個古老的節日是為了悼念愛國詩人屈原去世的日子。遠在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屈原原先很受楚王器重,但是後來因受奸臣詆毀中傷,以致楚懷王逐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與理想的屈原因此鬱鬱寡歡,之後又因忠心諫言而被流放,在途中萬念俱灰投汨羅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他,於是每年有龍舟競賽與吃粽子的習俗。

當楚王關愛的眼神離開屈原時,我們推測他就已經罹患憂鬱症了,雖然可寄情於《離騷》詩篇上。但是忠貞之心不被楚王接受,反而被放逐郢都外,憂鬱的情懷無法抒解因而投江自殺。屈原投江是憂鬱症導致自殺悲劇的典型代表作,若當時有精神科醫師或憂鬱症共同照護網即時加以診治,加上心理治療或減壓的課程,相信屈原悲壯的一生就要被改寫了!

另一個自殺的歷史案例就是項羽,他在楚漢相爭時本來是可以與劉邦平分天下,但是項羽雖勇猛卻是個直腸子沒有劉邦的謀略,加上剛愎自用缺乏傑出的策士。以致在計謀上略遜劉邦一籌,最後被圍攻於垓下,雖突圍但是在烏江上又因「面子問題」無顏見江東父老, 因而衝動自刎而死。項羽是屬於衝動型的自殺,也就是一般的適應障礙疾患,因無法抒解氣憤的情緒,以致衝動自殺,這與項羽剛強不服輸的個性有關。若項羽可以反向思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麼楚漢之爭鹿死誰手可能仍是未定之天。

其實項羽的個性像棍子,劉邦的個性向像竹子。棍子的個性太耿直,不懂得變化,所以壓力大到一定的程度容易折損。相反的竹子的個性,就是風行草偃、身段柔軟、韌性夠強,可以伺機而動、東山再起。

越王句踐就是竹子個性的代表人物。越國被吳國所滅,越王句踐被遣送到吳國當俘虜的時候,為了保命刻意地表現忠心,甚至有一次夫差生病了,他還替夫差嚐糞便的味道,最後博得夫差的信任放他回國。句踐回國之後,不因此喪志憂鬱,反而臥薪嘗膽,十年生計十年教訓,終於打敗吳國,光復越國洗盡恥辱。

其實歷史上最可敬的人物是孔子,他在仕途上並不順遂,所謂率弟子周遊列國,只不過是政治理念宣揚之旅而已,各國國王雖禮遇他,但卻沒有受到重用,他的鬱卒可想而知。孔子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更努力培養第二專長當個教育家,最後終於轉型成功成為偉大的萬世師表。

綜觀台灣社會,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憂鬱症與自殺事件,這個社會生病了嗎?我們有何對策呢?不管是政治事件、民生問題,在在都顯示台灣社會的「亂」與「濫」。也就是沒有一個章法或中心思想,美其名是多元化的社會,但是很多社會道德標準與價值觀都已被物化、扭曲了。每天媒體爭相報導的就是極度物化的「上流美」、面目猙獰的政客與小丑般的抗議人物,卻鮮少真善美的人、事、物。民眾整天受詐騙集團騷擾,政治人物則因色彩、理念不同,在議事上多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處處充滿謀略卻欠缺民胞物與的愛心與同理心。

生活在如此紛亂的社會,不憂鬱焦慮也難。因此如何防治憂鬱症與自殺事件是當務之急!其牽連的網絡甚廣,必須聯合教育、社會、醫療等層面一起努力。就醫療體系方面我們積極推廣基層醫療憂鬱症共同照護網,此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不過這也只是防治網的後段任務而已。在早期如何增加一般人的抗壓性,學習孔子與句踐的正向思考,不因一時的不如意終日鬱鬱寡歡,甚至走向自殺之途,是社會與教育必須共同努力的方向;必要時民眾不諱疾忌醫願意尋求合格的醫師診治,如此全面配合方可讓憂鬱症與自殺防治達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