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高齡者的憂鬱與失智


作者:楊啟正

楊啟正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

前言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的統計資料指出,臺灣於2018年已進入高齡社會,也就是說65歲以上國民的人口比例已超過14%,而2020年時8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可佔10.7%,推估至2070年甚至會增長至27%以上。由此可見,臺灣人口組成的高齡化已成為不可逆且必須高度重視的議題。

高齡者的憂鬱與失智問題

  高齡化的過程中,除了身體退化所造成的困擾之外,心理健康的變化也逐漸受到重視。Mojtabai & Olfson (2004)發現在一般社區內約有5%的65歲以上長者達到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的臨床診斷;Blazer (2009)認為即使尚未符合疾病診斷標準,但具「憂鬱症狀」的長者,亦有8-16%之多。高齡者的憂鬱常與一般成年人的表現不同,會以疲備、沒有動力做事、身體上的不舒服,以及認知功能的抱怨,例如:記憶力退化、反應速度變慢等為主。事實上,長者也很少主動求助,或僅去處理身體上的不適,也造成憂鬱問題的慢性化與治療上的困難(Park & Unutzer, 2011)。

  除了憂鬱現象是高齡者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之外,失智議題從多年前開始,也受到高齡社會國家的全面重視與探討。根據內政部於2020年底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長者罹患失智症的人口約有29萬人,換算可得每12人就會有一位失智長者,而80歲以上的長者甚至每5人即有一位失智。失智症可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以記憶力困擾為主,有的則是以情緒行為的改變為主;有些失智症在比較年輕時(例如:50-60歲左右)即會呈現出症狀,有些則是在更為年長後(例如:70歲以上)才產生退化。由於現今對於失智症並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非藥物治療」(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與「整合式的失智照護」(holistic dementia care)成為世界上面對失智問題的解決策略與方向。

憂鬱與失智的關聯性

  從前述關於憂鬱與失智的描述可知,兩者在高齡長輩皆為常見,且對生活的影響甚為嚴重。事實上,兩者並非僅為各自獨立的臨床問題,彼此之關係密切,並且可從下列兩部分加以思考。首先,高齡者憂鬱與失智症狀的重疊性高,例如「失去做事興趣」、「記憶力退化」等皆常出現於憂鬱或失智的長輩身上。早在40多年前已有學者提出「假性失智」(pseudodementia, Wells, 1979)的概念,認為有些功能性精神疾患所展現出來的臨床特徵(例如:記憶力或其他神經心理功能的損傷),常會與失智症之表現相似。後續亦有學者(Bulbena & Berrios, 1986)進一步區分與憂鬱疾病有關的「憂鬱型假性失智」以及與譫妄(delirium)有關的假性失智,顯示高齡者若遇到此類症狀表現時,更應尋求專業之診斷方可採用合適之治療方法。其次,憂鬱實為失智症之重要危險因子(risk factors)之一。Prince等人(2014)的大型後設分析研究追蹤超過6萬名的受試者2至17年後,證實憂鬱發作(depressive episode)確實為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於近期發表關於失智症預防、處遇與照護的學術報告中亦強調,憂鬱症狀是12項失智症重要危險因子之一(Linvingston et al., 2020),在預防失智時的主要工作目標。

結語

  憂鬱與失智無論在臨床表現或是背後成因,皆有複雜之關聯性。當然專業的醫療診斷,仍需要去醫院就診後才能接受妥當的治療;但生活中仍可注意三項要點,讓問題及早被發現而儘速處理。首先,無論自己已是年長者或是照顧長輩的人,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憂鬱或是疑似失智的症狀,例如「記憶力退化」、「缺乏做事動機」或「反應速度減慢」等,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有跟生活中發生的特定事件有關嗎?有愈來愈嚴重嗎?這些資訊皆可以讓醫療人員更精準地瞭解憂鬱或失智發生的可能性。再來是「看」,仔細觀察一下長輩雖然嘴巴不說,但常把東西忘在某處,常購買重複的日常用品放在櫃子或冰箱;或者是說,常常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發一語,甚至默默地難過傷心。最後則是「聽」,當長輩願意分享任何事情時,例如心情的低落,甚至親友的死亡等,都儘可能傾聽他們的心聲與感受,讓他們知道有人一直在他們的身邊。藉由「停、看、聽」的三個小撇步,也可以協助長者一邊得到醫療的幫忙,一邊也能有家人的鼓勵與陪伴,相信即可更加減少憂鬱與失智對高齡者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Blazer, D. G. (2009). Depression in late life: review and commentary.Focus,7(1), 118-136.
  2. Bulbena, A., & Berrios, G. (1986). Pseudodementia: Facts and Figures.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48(1), 87-94. https://doi:10.1192/bjp.148.1.87
  3.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 & Mukadam, N. (2020).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The Lancet,396(10248), 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4. Mojtabai, R., & Olfson, M. (2004). Major depress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prevalence and 2-and 4-year follow-up symptoms.Psychological Medicine,34(4), 623-634.
  5. Park, M., & Unutzer, J. (2011). Geriatric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The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34(2), 469–487. https://doi.org/10.1016/j.psc.2011.02.009
  6. Prince, M., Albanese, E., Guerchet, M., & Prina, M.(2014).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4: Dementia and risk reduction: An analysis of protective an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http://www.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4
  7. Wells, C. E. (1979). Pseudodementi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6(7), 895–900. https://doi.org/10.1176/ajp.136.7.895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