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現代男性在社會角色中的衝突與混亂,男人的苦是~不說、不能說、還是不知道怎麼說


作者:陳弘儒、陳景彥

「你是男生,要勇敢一點,要保護我啊!」、「一個大男生怎麼哭哭啼啼 的 !」、「賺這點錢,怎麼養家 ? 哪有男人像你這樣靠不住的 !」,這些似曾相 似的對話,在男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分日夜地、像宿命、像行駛於軌道的列車, 發出哐當、哐當的撞擊聲,不絕於耳。

性別角色衝突

我們的社會對於男性的性別角色,在不同 場域中都有高度一致的規格,亦即「我們大家 覺得男性應該如何作為」。其實有高度的共識 與規格、就代表會有不符規格、被主流價值拒 斥於外的焦慮。美國教育和家庭心理學博士 O’Neil(1981)曾提出社會對於男性有四個 要求:1. 追求成功、權力與競爭;2. 情緒上 的自我設限,在情感表達上近乎禁慾;3. 男 性間侷限的情感行為,這不只在一般同學、同 事的相處,更是發生在父子關係中;4. 以工 作作為人生的重要價值,家庭次之。當這樣的 性別角色要求愈嚴格,自然有隨之而來的代 價。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要如何不停競 爭、不做情緒的宣洩和表達、在親子、朋友、與同事之中不能說心事、且埋首工作、犧牲家 庭,想要符合規格,不知要付出多少相對應的 代價。但這對許多「男人」而言,或許是生活 中熟悉的風景;當不符規格時,稱之為「性別 角色衝突(gender role conflict)」,框架 結構越堅硬,男人便不得不磨去多餘的稜角, 磨到出血、結痂,成為不可言說的瘡疤。

而男人的災難並非到此為止。1880 年代 出現了女性主義一詞,19 世紀便成為女性主 義運動的盛世,女性開始追求生育、教育、工 作的各種權力。台灣男人一定也開始意識到女 性近幾年在婚姻、生養子女、工作自主權的想 法之變換,女人找回了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權 力。根據台灣的研究,女性在對女人該如何表現的想法更為自由,且在多重角色(母親、妻 子、工作者)的轉換之間較男性更具適應性。 男人開始詫異另一性別如此驚人、快速的轉 變,很多男人至今還被綁在男人必須剛硬、強 壯的想法中;然而電視上受女性著迷的男性形 象卻不停轉變,纖細、秀氣的男性面容變得流 行,「你怎麼不溫柔一點?」、「你可不可以 多了解我在想什麼?」的要求已經是司空見 慣,以往以行動代替言說、以保護、佔有表達 愛意的表現逐漸式微,既要堅強又要溫柔的標 準像拔河,左右為難。儘管不必去要服務別 人,光是「說」出自己的苦,在過去不被鼓 勵、甚至貶抑的情感宣洩,都有困難;於是難 過、悲傷的感受轉由憤怒代言,猶如漫威英雄 中的綠巨人浩克,必須隨著社會和另一半的要 求下,努力嘗試表達;一則是需要學習;再則 是傳統的男性價值還在追殺,溫柔又感性的男 人在男人圈中可不太快活。男人的「苦」儼然 是不說、不能說、和不知道怎麼說 !

男人的憂鬱

西方的精神流行病學研究中,幾乎一致地 指出女性憂鬱疾患的盛行率高於男性,約為男 性的兩倍(Lewinsohn et al. ; Weissman & Klerman),此性別差異在兒童期並不明顯, 而是在前青春期時(約 12 至 15 歲)開始顯 現,直至成年以後(Kessler et al.; NolenHoeksema & Girgus)。而儘管此性別差異已一致地被發現,背後原因卻尚未取得研究者 們的共識。
我們可能會直覺地想到青春期賀爾蒙的 變化,但青春期賀爾蒙的影響在研究中僅佔 4%(Brooks-Gunn & Warren),尚有許多 未挖掘殆盡的原因。順著男人有苦不能言的 脈絡,是否有哪些憂鬱,被悄悄地隱藏在堅 強的外表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Marcus 等學者在進行為期六年的追蹤研究中 報告;比起我們過去熟知的憂鬱症狀〜會出現 情緒低迷、無精打采,男性在憂鬱的狀況下, 更常出現焦躁、憤怒、物質濫用(煙、酒、其 他中樞神經作用藥物)的情形;甚至當有主觀 抱怨時,多半都是背痛、頭痛等身體的症狀, 稱為隱藏式憂鬱(masked depression)。

憂鬱之後

承前述社會對男人的期待(成功、寡情、 工作為重)、到男人的性別角色衝突(被貶抑 的溫柔、感性、女性特質),以至不說、不能 說、和不知道怎麼說的情緒、隱藏的憂鬱。男 人的苦不僅「存在」,亦需要不同過往的對待 和出口,如同此文最大的意圖:讓其被記錄與 見證。

榮格學派鼓勵人要去看見、擁抱自己的陰 影,所有人都共有悲傷、憤怒、嫉妒、自卑等 等的感受,但並非所有人都選擇去看見他們,這些不去看見的、會在暗夜裡騷動,最後轉化 為某種不停驅策自己、且壓倒自己的力量;回 到男人的苦,若受苦,能被看見、能被說出來、 能被接受,才能有機會放下,或成為自己嶄新 的力量。而或許所有男人會發現,憂鬱、悲傷、 軟弱、感性和溫柔,一直都在,像久違的朋友 般。如同作家白落梅的書名:「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

參考資料

  1. Brooks-Gunn, J., & Warren, M. P. (1989). Biological and social contributions to negative affect in young adolescent girls. Child Development, 60 (1), 40-55. doi: 10.2307/1131069
  2. Kessler, R. C., McGonagle, K. A., Swartz, M., Blazer, D. G., & Nelson, C. B. (1993). Sex and depression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I: Lifetime prevalence, chronicity and recurrenc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9 (2–3), 85-96. doi: http://dx.doi.org/10.1016/0165-0327(93)90026-G
  3. Lewinsohn, P. M., Clarke, G. N., Seeley, J. R., & Rohde, P. (1994). Major depression in community adolescents: Age at onset, episode duration, and time to recurr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3(6), 809-818. doi: http://dx.doi.org/10.1097/00004583-199407000-00006
  4. Marcus SM, et al. (2005).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Findings from the STAR*D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87(2–3), 141–50.
  5. Nolen-Hoeksema, S., & Girgus, J. S. (1994). The emerg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3), 424.
  6. O’Neil, J. M. (1981). Male sex role conflicts, sexism, and masculinity: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men, women, an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9(2), 61-80.
  7. Weissman, M. M., & Klerman, G. L. (1977). Sex differences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 .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4(1), 98-111. doi: 10.1001/archpsyc.1977.01770130100011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