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向歐普拉學習,換個方法採訪憂鬱與創傷


作者:李政洋

李政洋
李政洋身心診所院長及主治醫師
臺灣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學會理事
國際EMDR協會認證治療師

『遍體麟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這本書的作者Bruce D. Perry,在他另一本和歐普拉共同著作的書『你發生過什麼事』中提到,透過「你發生過什麼事」這樣採訪探問,有助於幫助每個人更加了解經驗如何塑造我們。

從「你有什麼毛病」改成「你發生過什麼事?

我自己的第一年住院醫師訓練,從症狀學開始學習,就是如何觀察/描述症狀。到了第四年住院醫師結束前,考專科醫師最重要的一關口試,是如何向考官展現出診斷性會談、以及制訂治療計劃的能力。評估有什麼症狀及診斷,的確是醫療中重要的一環。而進一步去了解,發生過什麼事,則可以協助我們,找尋支持對方的可能方向。

允許症狀發聲

有可能很幸運,來到面前的人會願意告訴我一點,遭遇過什麼。但是很常見的情況是,我們可以從症狀中,尋找發生過什麼事情的軌跡。例如憂鬱症狀中的嗜睡,以多元迷走神經理論,可能瞭解為身體在告訴我們,覺得沒有辦法負荷要處理的事情。也可能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即使還不知道是什麼),身體會有一個判斷要如何運作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如果是一個重複出現的模式,可能就有比較高的機會,與過去經歷相關。

不只是與失落連結,也與收穫連結

如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描述性的記憶),也沒有問題。如果能夠接近一些資源,以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ing; SE)的說法(反向漩渦),我們也就離開(創傷漩渦)遠一點。甚至例如車禍後,不記得中間發生的過程,但是留下一些身心症狀的來談者。很重要的,不一定要去拼湊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也可以是我們有什麼資源來應對。

在一場Peter Levine(SE創始者)的治療示範中,有一位走路時被車輛追撞的女士。她完全不記得過程,但在事發後五年沒有辦法工作、並對人相當防備。Peter邀請她平常的治療師,可以靠近她,給予一點支持。這位女士當場第一時間表示拒絕,同時有一個雙手往外推的動作。Peter就利用這個動作,邀請她帶著覺知,多試試看反覆幾次。而後她提到有些溫度、好玩、流動的感覺。從這些身體上的經驗,就可以注意看看,可能就是當下身體可以連結、感受到的資源。

普通也是重要的

另一場Peter Levine的治療示範中,一位十多歲的小姐,覺得自己怪,與社會格格不入。過程中Peter邀請她,一起站起來動手甩一甩,並追蹤一下她的感受,她回答:「我感覺普通」(“I feel like normal”)。Peter請她確認看看:「那是好的嗎?」小姐回答:「是的」。

Peter在後續的討論中,提到這是一個細微,但是重要的變化。在評估憂鬱的簡式健康表中,第5題的敘述是「覺得比不上別人」。類似這樣對於自我的認同,甚至是一些症狀的評估,常常會聽到一種類型的回應:還好、普通、沒什麼。現在我可能會再確認看看,「還好」是「不舒服」、「中性」、還是「有一點好」的感覺。如果是中後面兩者,我會停留下來,在這個地方邀請來談者留意一下,現在是否可以有這種中性/好一點的感覺。即使只有一點點,我們就是從這樣的一點點,開始體驗細微但是重要的轉變。

禮物包裝—不只是認知,也感受到臨在

可能有時候聽到憂鬱的來談者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不舒服的事。如果留意到是以一個不帶情緒的方式陳述,我可能會猜測,可能有些情緒沒有連結,就像是水管裡面有堵塞住,這些情緒沒有流過,沒有辦法有快樂/平靜。詢問「這件事情,你現在提到有留意到什麼情緒嗎?」,有時候可以得到答案、有時候則沒有。有時候我也會練習一些間接的方式,例如邀請他說「我很生氣」,就是試試看可以注意到什麼。有時候得到的回應是「我超級生氣」或是「我很難過」,我們就可以從協助認可、涵納這些情緒來工作。

認知也是重要的

曾經有老師問我:「你自己吃飯嗎? 」我回答:「是」。他告訴我:「你很自私」。我嚇了一跳。後來才知道他是要告訴我,健康的自私,有時候為了自己好也是健康的。慢慢的,學習到也可以有健康的攻擊性、健康的焦慮。在參考協會文章時,也看到健康的罪惡感(林純君臨床心理師的文章)。知道這些常常被貼上負面標籤的,其實也都有健康的一面。對於我們在協助內在經驗的整合時,提供了支持。我們不是要變成一個沒有情緒的人,而是邀請情緒以健康的方式來協助我們的生活,化敵為友。

面對未知

截至2022年7月4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累計確診已有3,870,528人,每天也仍有上萬人新增確診。在面對看不見得威脅的情況,即使是染疫康復後的診友,都可能在過程中,或是轉陰後仍持續感受到一些與創傷相似的症狀。諸如罪惡感(是我的錯,我害家人染疫…)、被拋棄(快篩陽性急診有合作的防疫計程車,卻要我自行叫車返家..).、限制(隔離期間,很想要呼吸外面的空氣…)、對於未知的恐懼(轉陰性了,可是好像有頭暈、腦霧,這些情況要多久才會好…)等等。

功能取決於狀態

在Google學術搜尋中尋找“Long Covid treatment”,會出現三百多萬項結果。如果借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照護體系(UCLA Health)網站上的分項,在心理健康面向的症狀有四項:焦慮、憂鬱、失眠、創傷後壓力疾患。這四項就是我們已經耳熟能詳,有許多對應方式的症狀。感覺一下,是不是好一點?如果是,在『你發生過什麼事』書中所提,功能取決於狀態。在我們處於「冷靜」而不是「警覺」的狀態下,我們可以有比較高一點的功能智商(120-100 V.S 110-90),以一個更有創造性的方式,一起來面對未知的挑戰。

參考文獻

Bruce D. Perry ,M.D., Ph.D. & Oprah Winfrey (2022).你發生過什麼事(康學慧譯),悅知文化。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