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青少年的網路使用失調、自傷現象與心理預防


作者:游于涵

游于涵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前言

  青少年的情緒較為敏感,特別是對於他人評價或認同會特別在意,此一特性除了和青春期賀爾蒙變化的效應有關之外,也與青少年的大腦神經功能正在快速「改組」有關。人類的大腦發展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各種動靜態的學習和情境經驗的累積,此一歷程可使得個體的高階認知能力得以提升;而高階認知能力,涉及組織計畫、衝動抑制、問題解決和決策等執行功能的精熟。青少年不會一夕之間具備這些能力,他們往往需要在成長過程中經歷迷惘或衝突中,發展出自我控制、延宕滿足、忍受挫折和調節情緒的多元策略。而在社會參照以及動態自我修正過程,多能建構出屬於自己因應壓力和負面感受的方法。新世代的青少年,與上一代特別不同的現象,是他們擅長使用手機及網路,有豐富知識搜尋能力以及擅長塑造個人風格形象等等,網路經營是新世代青少年的重要管道,但也因此出現:想協助青少年控制手機使用的大人和想擁有手機使用自由的青少年之間的權力拉扯。

網路世界的青少年

  根據一項大型的後設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網路使用失調的盛行率高達 7.02 % [1],除了網路或手機過度使用的相關議題,其情緒行為問題以及受到社群媒體的誘使而危及性命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例如 2020 流傳進台灣的「藍鯨」自殘遊戲,即是透過洗腦和干擾青少年的生活作息,誘使其上傳裸照,並以此要求參與遊戲者要在特定時間執行自我傷害的行為;或 2021年曾有十歲女童因模仿社群媒體的「昏迷挑戰」而意外喪命,使得父母或師長格外擔心,於是出現一個疑問─「是否要更加控制青少年的手機使用行為呢?」然而從現象的時序先往前推導,青少年在大腦功能的成熟度、日常手機使用自我管理的穩定度、手機用於學習或社交休閒的頻繁程度等等,都需要仔細評估和平衡。

  由於面對習慣使用網路的青少年,面對網路的自在程度遠高於其他年長年齡層,他們可以自在地對著手機鏡頭跟網友聊天,但可能焦慮於跟隔壁班同學建立關係;他們熟練於更新社群媒體動態或營造完美的網路形象,但不知如何面對身旁朋友的直言不諱。當部分青少年慢慢在網路世界的掌控感遠比真實世界,使得他們更願意花時間經營網路生活,而對於在生活中體驗到挫敗的主觀困擾遠勝於其他世代。因此,筆者在臨床中經常觀察到,師長若當魯莽地切斷青少年網路或缺乏溝通技巧下任意地限制青少年使用網路,將使得部分青少年、特別是有網路使用失調的青少年,變得易怒或失控,並惡化親子關係。前言中我們提及青少年的高階認知能力,在面對事件中的挫折或面對長期或慢性壓力時,考驗著個體在問題思考、觀點轉換、執行問題解決計畫或決策等問題因應的能力。若當缺乏自控力的個體,加上經歷深刻的挫敗或溝通的挫折,在「習得無助」之無望感驅使,缺乏正面因應的經驗以及缺乏陪伴資源的狀態,是自傷因應情緒的不利因子。

預防青少年自傷的基礎原則

  1. 傾聽並重視青少年意見:
    青少年的意見也許不盡然成熟,但衷心的重視並且讓青少年有機會表達,是很重要精熟個體語言和深化其認知的過程。當青少年有機會說明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亦讓青少年感受到被接納,減少否定感受。
  2. 維繫青少年與環境他人的歸屬感:
    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青少年時期處於「自我認同或混淆」的發展階段,個體在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往往會先尋求一個令其安心且可被接納的群體,在此一群體建構更明確的自我認同;若當此一時期無法成功發展,會陷入較多的自我混淆的狀態,也延伸出較多情緒或關係的問題,且更易受高風險群體吸引而獲得歸屬的需求。
  3. 理解青少年的期待與讓青少年感受到尊重:
    師長不一定認同青少年的期待,但若和青少年溝通時,能先理解青少年為何有期待,可幫助我們釐清期待背後的心理需求,以及透過增加青少年的自我覺察來修正不合理期待。
  4. 協助青少年建立面對挫折的力量:
    溫和而堅定的引導青少年理解自我傷害的後效,除了讓青少年了解自我傷害相關的內在渴望或意義(例如自傷可以吸引到他人的注意,自己渴望能被看見),協助青少年探索可運用合宜的替代方案;另外,引導青少年能擁有「覺察當下」的力量─正念(Mindfulness)對自身的生理激發、負面情緒波動和當下思考歷程,有更敏銳的覺察,開啟五感或透過呼吸引導對自身的覺知,對於青少年族群減少自傷或自殺意念有明顯的幫助 [2],對於建立合宜生活節奏都是很重要的練習。

參考文獻

  1. Pan, Y.C., Chiu, Y.C. & Y.H., Lin. (2020).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y of internet addiction.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118, 612-622.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20.08.013
  2. Le, T. N., & Gobert, J. M. (2015). Translating and implementing a mindfulness-based youth suicid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in a Native American communit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4(1), 12–23. https://doi.org/10.1007/s10826-013-9809-z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