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我們都可能是大坂直美」 打破憂鬱症的汙名標籤

  • 發佈日期:2021-07-02
  • 活動日期:2021-07-02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理事長

大坂直美因憂鬱症的退賽風波

  今年五月初網球四大滿貫得主大坂直美在參加法網的賽事前,公開表明她不會接受這次法網的賽後記者會,她表示運動員的心理健康不受到重視,並認為要求落敗選手回答問題,就像是落井下石。之後她在首輪賽事獲勝後沒有出席賽後記者會,大會因此對她罰款一萬五千美元,並威脅如果她繼續缺席,將可能會被取消參賽資格。大坂直美隨後宣佈退出法網,並透露她從2018年的美網賽後,就一直深受憂鬱症所苦。

  這個消息震撼體壇,也引起許多討論。女將小威廉斯表示「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同情直美。我真希望給她一個擁抱,因為我明白箇中滋味」。男子球王喬科維奇受訪時表示「我會支持她,我覺得她那樣做非常勇敢」並且說「真的很心疼她經歷了這麼痛苦的日子,精神上也飽受折磨。」而網球名將費德勒也對此呼籲各項賽事應設立官方窗口,以幫助那些在心理健康方面掙扎的人。「我認為當你的身旁有良師益友時,這是有幫助的,還有像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歡迎你來找我,我不想置身事外。」

  同時大坂直美主要贊助商Nike則聲明,支持並認可大坂直美分享自身心理健康經驗的勇氣。另一家贊助商美國連鎖沙拉店萬事達(Mastercard)則在推特寫道:「大坂直美的決定提醒我們所有人,將個人身心健康列為優先事項非常重要。」

  不過近日德國前球王貝克接受英國媒體《The Times》訪問時說:「妳到底哪裡有壓力啊?」貝克說:「妳才23歲,又年輕,又健康,又有錢,家庭美滿,如果妳有家人要養、如果妳沒工作,如果妳發生了改變人生的傷病意外,那才叫做壓力吧?所以應對媒體真的有壓力嗎?」

  貝克的這個回應,好像表示年輕健康、家庭美滿,就不會得到憂鬱症。這與之前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說「憂鬱症就是不知足」一樣,都是對於憂鬱症的錯誤迷思,好像「你已經很幸福了,要知足,不要抱怨」。


憂鬱症在運動員並非少見

  運動絕對有對抗憂鬱的效果,但是其實憂鬱症在運動員並非少見,特別是頂尖運動員。2014年美國NCAA調查學生運動員心理狀況,發現有30%的球員有憂鬱症,其中超過5成是陷入嚴重的焦慮和憂鬱。然而和一般人相比,運動員不喜歡去尋求諮商或是醫師,他們擔心心理問題會影響上場的機會和職業球隊的評價。2016年英國的運動醫學期刊發現,每4位大學運動員就有1位有憂鬱症,其中女性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奧運史上最多23面金牌得主,美國泳壇名將「飛魚」菲比普斯就是憂鬱症患者。他第一次憂鬱症發作是在2004年,該年他也因酒駕被捕。2008年他在北京奧運獲得8面金牌刷新奧運紀錄,但幾週後他就被媒體拍到吸食大麻。菲爾普斯對此事表示:「不論我想逃離什麼,這就是我那時候的手段」、「那是我每天拿來自我治療的東西」。菲爾普斯說,每次奧運結束後,他的憂鬱症就有如「爆炸」般襲來,尤其在2012年倫敦奧運後特別嚴重,「我那時不想游泳,連活下去都不想」、「我連續好幾天一個人關在房間內不吃不喝,只為了「活下去而掙扎著」,之後他醒悟自己需要接受治療,才進入精神治療機構內接受輔導。他現在致力於提倡世人對精神健康的認知,也公開地和大家討論他與憂鬱症奮鬥的過程。

  另外,NBA暴龍隊的超級球星DeMar DeRozan也承認自己有憂鬱症(The depression gets the best of me)。他的勇敢揭露,也帶動了騎士隊的Kevin Love發現自己並不孤單,願意一起公開個人的憂鬱症問題。他們共同的行動倡議,讓NBA官方願意將球員心理健康視為重要的議題,並呼籲球員的心理問題不應是禁忌(taboo)、不應是污辱標籤(stigma),尋求協助不應被視為弱者的表現。

  台灣高爾夫球球后曾雅妮在22歲就拿下世界第一,但不到在三年多成績退步退到百名以外。她承認求完美的她曾有一個十年的憂鬱低潮,直到嘗試用內觀找回內心的平靜,才慢慢找回自己。


憂鬱症的公眾汙名高於自我汙名

  我們在去年針對門診憂鬱症患者調查其就醫經驗,有四成的憂鬱症患者在首次發病時未曾就醫。進一步詢問未就醫的理由,有三成表示不知道那就是憂鬱症,另外有三成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或擔心貼上憂鬱症的標籤。

  這些對於憂鬱症的汙名標籤來自於無知、偏見與歧視。像是之前認為「憂鬱症就是不知足」,就是一種偏見標籤。另外,調查也發現憂鬱症患者感受到的公眾汙名遠高於自我汙名,也就是說當事人未必同意,但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例如: 只有8.8%的憂鬱症患者同意「憂鬱症是軟弱的表現」,但是有40.6%的憂鬱症患者認為其他人同意「憂鬱症是軟弱的表現」。另外,只有7.3%的憂鬱症患者表示他們「不會雇用憂鬱症做員工」,但是仍有40.6%的憂鬱症患者認為其他人「不會雇用憂鬱症做員工」。無怪乎許多憂鬱症患者不敢承認自己得了憂鬱症,因為他們會在意其他人認為他們是軟弱的、是工作能力不好的。


我們都可能是大坂直美

  憂鬱症不是軟弱、不是不知足,也不是無能的表現。大坂直美、菲爾普斯、DeRozan、曾雅妮等人的經驗,告訴我們憂鬱症是如此的普遍,「我們都可能是大坂直美」。我們當然不應做貝克、吳宗憲,繼續對憂鬱症否定、貼標籤。而應該要像小威廉斯、喬科維奇與費德勒一樣,嘗試去理解與支持憂鬱症。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重視憂鬱症,不只要促進個人對於憂鬱症的覺察認識,也要打破公眾對憂鬱症的偏見與汙名障礙。

Reference:

  1. (自由時報)「妳到底在不滿什麼?」大坂直美慘遭德國前球王嗆爆。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586828
  2. (運動視界) 運動員的夢靨。談精神疾病與憂鬱症的汙名化。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4687
  3. (運動視界)從DeRozan的坦白看職業運動不能說的秘密:精神傷兵。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9242?page=3
  4. (自由時報) 公開抗憂鬱症歷程 菲爾普斯:救人比拿金牌感覺更棒!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21646
  5. (GQ雜誌) 不用覺得羞恥!DeRozan誠實談論自己的憂鬱症,希望可以幫助其他憂鬱患者!
    https://www.gq.com.tw/blog/hbk/detail-4965.html
  6. (天下雜誌) 大坂直美因傷棄賽 心理的傷不需要譴責。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5078
  7. (中央廣播電台)大坂直美法網退賽 運動員心理健康問題應有更多關注。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01628
  8. (自由時報)身心都要顧 NBA推新準則助球員心理健康。
    https://bit.ly/2UZ3e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