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青少年憂鬱防治:從生活圈翻轉不良循環


作者:陳質采醫師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特約醫師
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

前言

大腦其實是很複雜的器官,不能正常運作時,將影響日常生活的六大功能,包括了思考、知覺、情緒、資訊的接收、身體和行為表現;而這些功能又同時會受人、時、地影響,增加人們對精神疾病觀察和了解的困難。腦影像科學的發展讓人們了解更多的神經生理機制,使得心理的問題不只是意志力和心態因素,也包括神經生理運轉的綜合結果。因此,所謂精神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就無法像身體疾病如感冒治療那麼簡單而單向,病程也更漫長。

憂鬱對青少年的影響

青少年憂鬱,在習慣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社會文化氛圍下,更是疾病認知概念上的一大挑戰。事實上,董氏基金會2019年以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進行調查,在有效樣本2,140份中,發現有12.4%的青少年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著名的英國兒童青少年作家J·K·羅琳曾經如此形容憂鬱症:「很難向從來未曾經驗過的人描述,因為這不是悲傷。我知道悲傷,悲傷是哭泣和感受。但這是一種冷漠無感,完全空洞的感覺。」另英年早逝、深受憂鬱症所苦的美國作家內德·維齊尼(Ned Vizzini)也說過,「有時我覺得憂鬱症是應對世界的一種方式,就像有些人喝醉了、有些人吸毒、有些人則變得沮喪。因為堆疊在心理的東西太多了,必須做些處理。」


換句話說,憂鬱症不僅是情緒低落,也影響了人們的想法、身體和行為,讓患者處於自我批評、記憶受損、猶豫不決、慢性疲乏、失去活力、人際退縮、吃睡作息變得混亂不正常的狀態,而感到生命無望。這些症狀對青少年成長過程的衝擊甚鉅,影響了他們在成長中需要面對或習得的生命任務如學習、行動和生涯規劃。生命任務的無法履行,也使得青少年沒有成就感,更感到生命的無望,而陷入憂鬱惡性循環的泥沼。

當陽光、運動、放鬆、均衡飲食都是情緒重要的滋養因素時,我們如何以溫暖接納的態度,協助青少年控制、切割消極或不健康的行為與日常生活習慣,從生活圈翻轉不良循環,一起攜手合作,讓處於冰冷的黑洞、無助絕望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每一道和煦的光,鼓舞每一細微的進展,讓生活一點一滴成為可以接受的模樣,是這段康復旅程所需的重要指引。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