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校園霸凌


作者:謝家智

臨床心理師

什麼是霸凌

霸凌的定義非常的廣闊,然而孩子進入學校就讀後,多數成長、發展與學習的時間都在學校中發生,如何讓孩子「安全、安心」的成長,便是我們主要關切的目標。在遏止霸凌的同時,要並進的是「增進」孩子的同理心,透過啟發孩子善良的一面,能夠比一時的阻止更有時間效益。透過教導情緒紓解、正當行為、人際關係溝通方式與互助等正向的教育,能夠更加的有渲染力。

霸凌是一句話、行為還是若有似無的「心理感覺」呢?在民國109年07 月21日新修訂的「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將霸凌定義為:「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故意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這定義表示霸凌是孩子「主觀」的感到不舒服,也涵蓋了具體的行為與物品乃至抽象的「心理感受」,這些都會造成當事人極大的壓力,一點一滴的讓孩子陷入低自尊、低社會化甚至漸漸的變成「施暴者」的那一方。且在校園環境的霸凌也不只有「學生對學生」,甚至是:「學校的校長及教師、職員、工友、學生(以下簡稱教職員工生)對學生,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霸凌行為」都有可能發生在校園環境中。


如何用「愛的教育」,來降低「不適當的」行為

從一名如白紙般的孩子或者成人,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一點一滴的開始變成施暴者呢?而那些在旁目睹或者袖手旁觀霸凌的人們在心理與行為上,又是如何變化的呢?單一個「霸凌行為」,卻可能延伸出許多難以預測與控制的「社會問題」,例如家庭功能失衡或校園安全隱憂。

從孩子第一個學習環境:家庭,至第二個學習環境:學校,家庭教育中與師長們的以身作則更為重要。在教育方面,從推陳出新的課綱中,不斷強調的是孩子的「品格與素養」。讓孩子們可以透過發自內心的道德感,來體現社會關懷。然而更重要的不是這些「設計過的培養」,而是大人們幫孩子塑造了什麼樣的「榜樣」,讓他們模仿、參照與學習。若以負向的例子來說,如果孩子不斷的身處在壓力、以暴制暴或不當言語的環境,那他們學習到「生存」的方式即是如此;若以正向的例子來說,如孩子從小生存在能夠理性溝通、協商並身處在人際互助的環境,他們對於「生存」在世界上的方式即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落實「愛的教育」:同理心

在落實愛的教育前,我們也不妨先想想看到底什麼是「愛」。是讓孩子為所欲為、全部給他們最好的,或者以愛之名嚴懲孩子呢?在實行這些「以愛之名」的行為前,擔任教導者的「大人們」,是否曾經有過思考看看,「如果我小時候,希望被如何對待?」通過同理心的換位思考,讓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高度,訂定下一步地教育計畫。例如哆啦A夢卡通中,胖虎逞兇鬥狠這類的孩子,是否只是想要獲得「溫和的家人與心理富足」,替代「搶奪、欺負弱小或威脅」以得到「滿足」的行為。在談論校園霸凌前,先放下我們那些計畫,好好的來看看「孩子怎麼了?」,再往下規劃並調整我們的教育方式。

詳看完整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