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通訊

協會通訊

精神醫學的絕地武士-電痙攣〈ECT〉治療


作者:李晉邦

林口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

電痙攣介紹
電痙攣治療為1938年,由義大利籍精神科醫師 Cerletti及Bini所研發。此治療乃以微小電流,誘發腦部痙攣,藉以改善精神症狀。雖然目前已有許多對於重鬱症有效的藥物及心理治療,但仍有不少患者,僅有電痙攣治療能改善病情。對於重度憂鬱症,8成患者會明顯改善,5成患者的憂鬱症會完全消失。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約佔重鬱症患者的3成),約有50%~60%的患者使用電痙攣治療會明顯改善。

電痙攣治療的療效與副作用
電痙攣治療是目前被證明對於嚴重自殺危險性具快速療效的療法。以美國CORE臨床試驗的結果來看,針對具嚴重自殺危險的患者,經標準電痙攣治療的療程後,8成患者的自殺想法完全消失;對照未接受電痙攣治療的患者,僅2成患者的自殺想法完全消失。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躁症、思覺失調症、巴金森氏症、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譫妄、失智症合併行為障礙及癲痛重積狀態等,具不錯的療效。近年來,甚至發現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具有療效。任何治療的核心議題必然是「療效要最好,副作用要最少」。電痙攣治療相關的副作用,有短暫認知障礙、失憶、肌肉酸痛、頭痛、口惡心嘔吐、短暫高血壓等。若治療劑量愈高,則副作用的發生率也愈高;反若劑量過低,則療效不彰。因此關鍵在於,如何依個別患者的狀況,量身訂做最佳的治療。

電痙攣治療的作用機制
最主要有三個理論,試著解釋電痙攣治療的療效:

  1. 神經內分泌假說:電痙攣治療可使大腦快速大量釋放荷爾蒙,快速調節自律神經活性,藉此對嚴重的失眠、厭食及自律神經失調障礙,特別有效。
  2. 減敏假說:患者在重鬱發作時,其腦神經細胞,會對壓力變得特別敏感;因此微不足道的壓力,也足以刺激患者。電痙攣治療可快速降低神經細胞,特別是針對負面訊息的敏感性。
  3. 神經再生假說:電痙攣治療會促使海馬迴區域的神經細胞再生、神經連結增加。

對電痙攣治療的常見迷思
許多患者擔心電痙攣治療的副作用,會「死亡」或是「腦筋會變笨」。事實上,電痙攣治療可說是所有醫療中,最安全的治療,不僅為「非侵入性」,而且治療相關的死亡率極低(少於十萬分之五)。至於認知副作用,是目前電痙攣治療仍無法完全克服的弱點。所幸這些認知副作用均為短暫。失憶僅影響治療前1個月內對過去事件的記憶。其餘認知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3天,即回復治療前的水準。甚至因病情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治療後反比治療前更佳目前可用藥物預防其他副作用,包含頭痛另外有三個常見的迷思、肌肉痠痛、口惡心、嘔吐等,

  1. 會使腦部更容易發作癲瘸
  2. 會傷害腦部
  3. 藉使患者失憶來達到療效。
事實上,電痙攣治療本身具有「抗癲瘸」的作用,反倒使腦部更不會有癲瘸。就電痙攣治療的安全性而言,自1938年迄今的醫學研究,並無任何顯示會傷害腦部的證據。最後,已有許多臨床試驗證實失憶和療效無關。

結論
電痙攣治療是一種快速、有效、安全、簡短、進步、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特別對於高度自殺風險、重度憂鬱發作、其他治療療效不佳時,是極重要的治療選項。

詳看完整會訊